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

ID:97565

大小:195.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6-21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isasterPreventionandResponseTechnicalProceduresofofCorninLowMarshLandalongtheHuaiRiver2011-12-16发布2012-01-16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578—2011前言为规范沿淮低洼地常年情况下的玉米高产稳产生产技术和有洪涝灾害情况下的玉米减灾生产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2、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五河县农业委员会、阜南县农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济、陈洪俭、李金才、武文明、郭传贵、丁广礼。IDB34/T1578—2011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产地环境要求、产量指标、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的生产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3、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环境要求按GB15618、GB5084、GB3095、NY/T496规定执行。4产量指标2普通玉米产量:每667m生产玉

4、米籽粒450kg~500kg。2鲜食糯玉米产量:每667m生产玉米4000~4500穗。5品种选择选择经国家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优质、耐渍、抗锈病、抗青枯病、稳产、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符合GB4404.1的有关规定。6栽培技术6.1播前准备前茬收获后,正常情况下,在适耕期及时将田块深耕20cm~25cm,细耙达到土壤细碎、土层疏松。洪涝灾害发生后,在洪水退后,及时抢时整地降渍。畦作种植,畦宽90cm,沟宽30cm。1DB34/T1578—20116.1.1种子准备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

5、.1要求。种子纯度≥98%,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3%。选用精选饱满均匀一致的种子,人工拌种或者选用包衣精加工的良种以提高出苗率和群体整齐度。播前晒种2d~3d。6.2播种6.2.1播种期正常情况下,普通玉米宜在6月5日至6月15日播种。如遇发生洪涝灾害,在7月25日以前退水宜补种鲜食玉米。6.2.2播种密度22普通玉米种植密度为3500株/667m~4000株/667m。22鲜食玉米种植密度为4000株/667m~4500株/667m6.2.3播种方式与行距配置采用带状旋播复式播种机播

6、种,行距60cm,每畦2行,沟宽25cm~30cm,做到畦沟、围沟、腰沟三沟配套。6.3田间管理6.3.1间苗定苗于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间苗、定苗过程中选择健壮且整齐一致的植株保留,每穴留苗1株。6.3.2肥料运筹6.3.2.1施肥量2中等肥力的田块,每667m施纯氮16kg~18kg、P2O56kg~9kg、K2O6kg~12kg。6.3.2.2施肥方法将各种肥料充分拌匀在整地时撒施地面,深翻入土。P2O5和K2O全部基肥,氮肥施用方式为50%基肥和50%大喇叭口肥或30%基肥、50%拔节肥和20%

7、大喇叭口肥。鲜食玉米全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2涝渍发生后,及时排水,排水后667m及时追施尿素10kg,促进玉米植株的恢复生长。6.4水分管理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高产夏玉米各生育期适宜的相对土壤含水量指标(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播种期75%左右,苗期60%~75%,拔节期65%~75%,抽穗期75%~85%,灌浆期65%~75%。当各生育时期田间持水量低于以上标准时,及时酌情灌溉,高于标准时,及时酌情排水。播种期应酌情造墒,或播后浇水,创造好的墒情。尤其要克服灌浆期间的水分胁迫

8、。灌溉方式以沟灌为主,有条件的可采用渗灌或喷灌,杜绝大水漫灌。7病虫草害防治2DB34/T1578—20117.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粗缩病、小斑病、大斑病、叶斑病、青枯病、褐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害虫。7.2防治原则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7.3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壮苗,增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加强中耕除草、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