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9847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生态建筑美学的中国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建筑美学的中国实践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3)-16--02 生态建筑美学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和蓬勃发展。本文展示了生态建筑美学在作为世界最大规模和最为复杂的中国城市化发展中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实践运用。 一、生态建筑美学的定义及中国实践 生态建筑美学是按照生态哲学思想,遵循生态学原理,以探索建筑与环境美的本质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建筑审美经验等为中心内容的美学理论。 生态建筑美学的中国实践―钢结构绿色建筑,是指按照生态建筑美学的艺术观念和审美原则,以钢结构为主体的生
2、态建筑在中国的实践。 二、生态建筑美学的艺术观念 生态建筑美学观念包括:生态关联与生态伦理理念、生态选择与生态适应观念、生态循环与适宜技术观念。 1、生态关联与生态伦理观念 生态关联观念表明: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事物均与其他事物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任何物体均是生命支持体系的一环,它们在各自生态链条中发挥作用,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组成部分的人类自身,本身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环境、动、植物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生态伦理观念,是指生态建筑美学要求运用系统观念,体现自然、社会和建筑相互关联的审美法则,提倡人类与其他生态物种之间的生存共享精神,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3、 2、生态选择与生态适应观念 “生态选择”原则:在建筑审美文化的生态演化中,从低级到高级,发展成为顶级群落,从简单的单级生态系统,发展成为复杂的二极和三极生态系统。 生态适应是生物的“生存智慧”。适应是建筑文化与环境的相互调节与制约,它包括适应和使之适应,强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使建筑文化成为和谐、协调发展以及不断循环再生的反馈系统。 3、生态循环与适宜技术观念 生态循环观念,认为建筑审美文化系统可以通过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等实现建筑文化的转化和再生,进而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达到创造永恒生命力的目的。 适宜技术观念是指适应当
4、地经济与技术条件的一种技术策略,并不刻意追求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技术,它提倡人性化的技术路线,倾向使用生态友好型技术。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细部,提高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 三、生态建筑的审美原则 生态建筑的美学原则包括:审美系统整体性原则、多样性与有序性原则、生态循环与持续最佳原则以及无废物与集约化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系统论中的整体协同思想认为,整体表现大于部分之和。它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在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与技术等系统要素的关系中,它认为自然环境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文化的生
5、态与可持续发展是灵魂,经济与技术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是动力。 2、多样性与有序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强调多样统一,即形式构成、虚实对比、材料与色彩等方面的多样统一。包括审美系统的多层次性、审美功能的多元性、审美情趣的多元性、审美信息的丰富性、审美时空的复杂性以及审美理想的多维性。 审美系统的有序性:建筑审美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结构,由环境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以及技术支持系统等组成,形成相互关联、不同等级的审美子系统。 3、生态循环与持续最佳原则 生态循环原则是指:人类、居住与环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循环使环境资源转化和再生,进而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得以维持和发展。 生态建筑强调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追求各要素可持续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和良性运行,实现持续最佳的发展目标。 4、无废物与集约化原则 要求建筑与城市中的任何元素均必须发挥一定的作用,充分体现审美系统中无虚假和沉余信息的原则,它在建筑创作中孕育“零废料”的设计观念。 集约化作为充分利用能源和资源的一种方法,包括资源和能源利用的集约化,以及在设计中应用3R原则,即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也包括土地利用的集约化。 四、钢结构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背景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地震灾害、土地稀缺、经济的
7、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快,不断加快的城市建设改造步伐,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是优化能源调配结构、改变能源使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低碳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建筑产业及建筑体本身都是能耗和排放大户,是温室气体的主要之一。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占了近50%,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为30%至40%。因此,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广钢结构可持续绿色建筑、住宅,是顺应绿色低碳建筑时代的潮流,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商、企业家的使命和责任。 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