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吃茶去”见感恩心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

ID:8824255

大小:6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8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_第1页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_第2页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_第3页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_第4页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吃茶去”见感恩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品“吃茶去”见感恩心老王自述:大学读经管;研究生学财政;当下亲近“国学”,实无所得。天命之年,仍就迷惑,赐墙及肩惭愧末学,岂谈国学之奥藏和心要,况未真修实证,说食数宝,唯恐自误误人,每思汗颜,想起“错下一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顿感惶悚,兹将局心限量学习心得和体会敬供养诸位老师分享矣,粗浅贻笑,万望仁者,垂慈海涵。一、品“吃茶去”,说感恩心说起赵州茶,大家或许有所耳闻,这是佛门著名的禅门公案(故事),但凡有僧拜见从谂禅师(后人尊称为赵州古佛)请教佛法者,大师皆曰:“吃茶去”。“吃茶去”禅机与佛理深奥,一杯茶,冷暖自知,所谓禅茶一味。日常生活中处处是禅,行住坐卧、举手投足

2、无不是禅。千人千悟,末学从中悟的是感恩之局心限量,品茶之余,清香飘逸,爽心悦神,感恩之心油然生起,一杯茶,片片茶叶,点滴之水,凝聚了多少辛劳、汗水以及先人的勇敢和智慧。我们的生命自诞生以来,无有不感恩之处,佛门有著名的上报四重恩功德回向偈,即父母的生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国家和众生亦复如是,佛法的回向偈义理深奥,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大慈大悲。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衣食住行、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国家和大众,所以应念念知恩感恩,并真诚供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说到大众,其实人与人之间是恩德关系,孔子曰:11三人行,必有我师。从理上讲,三人之中一个是自己,一个代表善人,

3、一个代表恶人,善人教我学善,见贤思齐;恶人提醒我有没有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嘉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则改之。正如四正勤所曰:“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从义理上讲,恶人比善人对我们更有利益和帮助,因为恶人使我们警醒和观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醒我们反省和改过,从而更快速提升自己的境界,是逆增上缘,从这个意义上讲,恶人是我们的大恩人,更应该感激、感恩他,老子曰:“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善人、恶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和恩人,在我们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尊敬和感恩。佛法讲当礼敬一切人、事、物,即礼敬诸佛,这也是普贤菩萨十大

4、愿望第一大愿,因为一切人、事、物皆是同一“大我”,即真如本性。释迦牟尼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其中的“我”,即是此意,尽虚空、遍法界既是同一“大我”,何来彼此之分,哪有你、我、他之说。我们常听说,“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对一切人都应礼敬和感恩。儒家同样重视礼敬和善待,恭敬是孔子五德之一,即温、良、恭、俭、让。老子亦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对待善人和恶人的区别在于,恶人虽应尊重,但不值得学习和效仿,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望第二大愿,便是“称赞如来”,即是怕误导了大众,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是从事上讲,“称赞如来”是从性上讲。礼敬是无条件

5、的,称赞是有条件的,称赞的是纯善之性德。孔子也有“远小人”一说,其中“远”字,即不向小人学习,而非简单之远离,此离之,是在心上离,非事上离。11二、知恩报恩佛说,“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知恩报恩,赵朴初赵老为此专门题了词,言近旨远诠释和指陈了感恩之精微和至理,表达和弘扬知恩感恩的大道之心。感恩是对良知的呼唤,从而感悟生命的真谛,人如常怀知恩感恩之心,则心定而安,国家、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和谐安乐、繁荣兴旺,一个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需要大家感恩和付出,感恩也是对良知的莫大回报,所以人与人之间应当包容、爱敬、谦让,知恩感恩,会使我们心地清净,顺境中不生贪爱

6、之心,逆境中不起嗔恚之念。感恩,不仅是做好人好事、慈善、感恩活动等,孝敬、仁爱、诚信、谦逊、忍辱、勤俭等,莫不是感恩,皆是感恩的彰显和表现,即感恩为体、为主时,其他则为相用。事实上,感恩、孝敬、仁爱、诚信、忍辱、谦逊等任一为体、为主,其他皆为相用、为伴矣,所谓体用不二,性相一如,主伴圆融。譬如黄金,戴在手上为戒指;耳朵上为耳环;颈子上为项链,但其本体则是黄金,余不过皆是黄金体之相、用矣。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所以只有深明感恩的事与理,感恩的根基才能坚固、恒常。其实知恩报恩之道不仅是人与人、国家之间,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莫不如是,因为法尔如是,

7、感恩是性德,感恩之心本来本有,只不过感恩之性德暂被障碍,如乌云遮日,明镜蒙尘,一旦明明德,则如同千年之暗室忽逢明灯,豁然开朗,当下彻悟,明心见性,知恩感恩之心才能被开启和生起11,我们有时到寺庙请佛宝或法宝时,如玉佩等,一定重视大师是否开光,其实开光是籍助圣贤的教诲之道,开启自性之光明,因为自性中含藏一切,如才艺、智慧、德能、相好,以及真诚、慈爱、感恩之心等。一位圣者老人说过,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