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1435
大小:382.8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9-04
《精品解析: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的良渚文明遗存丰富,主要有工程浩大的城墙、规模庞大的水利系统及分布密集的遗址群。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B.具有较强的社会组织能力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已经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只有国家才能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成工程浩大的城墙、规模庞大的水利系统及分布密集的遗址群,说明良渚文明已经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D项正确;A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排除;B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排除C项。故选D项。2.战国时期,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墨子认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表明两者()A.关注社会秩序B.相互借鉴吸收C.注重尊卑等级D.遵循西周礼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主张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即以孝、忠、忍、悌、善为准则。墨子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故两者都关注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者思想的相互借鉴吸收,排除B项;墨子主张兼爱,不存在尊卑等级,排除C项;孔子主张遵循西周礼制,排除D项。故选A项。3. 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写道:“秦始皇因为岭南地区离统治中心过于遥远,又是花了很大力气才最后征服的领土,……不但使长沙郡的桂阳县(今广东连州)深入岭南,还使象郡的镡城县(今湖南怀化)越过岭北。”这说明秦朝地方行政区划()A.遵循了山川形便原则B.埋下了地方割据隐患C阻碍了经济文化交流D.体现了犬牙相入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设计的犬牙相入方案,不但使长沙郡的桂阳县斗入岭南,还使象郡的镡城县越过岭北,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项正确;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材料强调犬牙相入不符,排除A项;秦朝地方行政区划加强了地方统治,排除B项;郡县制的设置,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4.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南北治学各有侧重。贞观初,唐太宗诏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歧义,始成《五经正本》,作为官方统一课本正式发行;又诏颜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五经义疏》,对五经的内容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唐太宗此举意在()A.确定科举考试内容B.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C.巩固儒学正统地位D.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考订五经文字歧义,始成《五经正本》,作为官方统一课本正式发行,对五经的内容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由官方统一解释儒家思想并作为统一课本发行,其目的是通过儒家思想来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B项正确;AC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由官方统一解释儒家思想并作为统一课本发行,与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下表是根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整理的唐朝721年敦煌百姓授田情况统计表(节选)。这可以折射出()姓名应授田实授田永业田口分田授田完成率杨法子1311514111.59%邯寿寿13144202433.6%郭玄昉2012020010.0%赵玄义1012520524.8%阴承光2624940918.7% A.安史之乱加剧授田不足问题B.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困境C.土地兼并破坏西北农业生产D.两税法实行加速人口增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从表中可知,均田制的授田率偏低,说明其对应的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困境,B项正确;安史之乱是755-763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兼并的信息,排除C项;两税法实施于780年,排除D项。故选B项。6.有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曾……消灭海盗和打击破坏国际交往秩序的敌人,……有关的海战主要包括郑和舰队在南海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开展的反海盗作战,以及在东北印度洋航线开展的肃清锡兰山周边海盗的作战。”该学者意在强调郑和下西洋()A.体现了政府对制海权的探索B.扩大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范围C.打击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势力D.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郑和舰队开展反海盗作战,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政府对制海权的探索,排除A项;材料与交往范围无关,得不出扩大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排除B项;戚继光打击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势力,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图为清初漳南书院的课程设置。据此可知,该课程设置()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并射、御、技击等科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诸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A.深受西学东渐的影响B.动摇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体现经世致用的精神D.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答案】C 【解析】【详解】清初漳南书院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武备、历史、以及儒家经典,还有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课程设置体现了为社会培养多种人才的经世致用的精神,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深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排除A项;该课程设置包括程、朱、陆、王之学,无法体现动摇了理学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课八股举,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8.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下令布宣德化,强调“吏治以操守为本”,选官以“清慎勤”为本,坚持“凡为臣子,必须才德兼全,若有才无德,不如有德无才也”。此举旨在()A.调整国家治理方向B.赢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C.提升政府行政效率D.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康熙帝勘定战乱后,下令布宣德化,强调以廉洁为本,选出德才兼备的官员,服务于清朝统治,以赢得民众对政权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得不出调整国家治理方向,且调整国家治理方向也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A项;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项;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只是手段,与设问目的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缩小了战祸的范围,具有遏制侵略的作用表明了中央权力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新政C.义和团运动D.东南互保【答案】D【解析】【详解】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督抚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免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有利于南方经济的稳定,同时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使得南方经济受到重创,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没有战祸,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河北、山东,没有起到缩小战祸的作用,也与南方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1899年,中国赴日留学者仅64个人。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剧增到近万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刺激B.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C.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的确立D.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1899年到1905年留日学生迅速增加,主要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刺激,学习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富国强兵经验,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新式学堂的数量,得不出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排除B项;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戊戌维新运动于1898年9月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表为清末某些学堂乐歌的内容(节选)。这些学堂乐歌()歌名内容《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女革命军》女革命,志灭清,屏弃那粉黛去当兵,誓将胡儿来杀尽A.冲击了封建制度的根基B.反映了女性解放的必要性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D.表明了革命基础的广泛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男女平权”“责任上肩头”“女革命,志灭清”,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平等、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些学堂乐歌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A项夸大了学堂乐歌的作用,排除;学堂乐歌宣传男女平权、女革命,无法体现女性解放的必要性,排除B项;学堂乐歌宣传男女平权、女革命,不能反映革命基础的广泛性,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不广泛,排除D项。故选C项。12.下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某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评价。据此可知,该世界文化遗产是()不仅是东西方贸易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以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A.巴比伦城B.敦煌莫高窟C.庞贝古城D.伊斯坦布尔古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彩塑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敦煌莫高窟位于丝绸之路上,有很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画,B项正确;巴比伦城在西亚,没有受佛教影响,排除A项;庞贝古城在意大利,没有受到没有佛教影响,排除C项;伊斯坦布尔古城在土耳其,没有佛教艺术,排除D项。故选B项。13.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前30年)重视市区市政和文化建设,修建有许多公共花园、剧场、神庙、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亚历山大里亚城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主要反映了托勒密埃及()A.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B.生活方式深受希腊的影响C.文化建设成就领先世界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的西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托勒密埃及为亚历山大的部下建立,十分注重对希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市区市政和文化建设均彰显了希腊特色,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深受希腊的影响,而是托勒密埃及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托勒密埃及文化建设成就领先世界,排除C项;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不是西移,排除D项。故选A项。14.成书于12世纪西欧英雄史诗《罗兰之歌》,描述的是8世纪法兰西在英明君主查理大帝的领导下开疆拓土,为民谋利的故事。诗歌重点歌颂的是英雄罗兰忠诚于查理大帝,并甘愿为其献出生命的事迹。据此可知《罗兰之歌》()A.体现了市民阶层世俗化追求B.真实展现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C.表达了巩固国家统一的愿望D.反映了对封建王权加强的渴望【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即中世纪后期,歌颂罗兰、宣扬其忠诚查理大帝,献身开疆拓土、为民谋利的大业,表达了西欧人民巩固国家统一的愿望,C项正确;市民阶层世俗化追求与“开疆拓土,为民谋利”等不符,排除A项;真实展现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与诗歌重点歌颂罗兰的爱国与牺牲精神不符,排除B项;《罗兰之歌》反映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不是对封建王权加强的渴望,排除D项。故选C项。 15.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大学和各种学院等各级学校,大学讲授的主要课程是西班牙语、经院哲学、神学等,同时也讲授一些科学与医学知识。各级学校均由教会机构管理,教师也大都由教士担任。这些措施旨在()A.发展拉美地区的教育事业B.淡化殖民地的民族意识C.形成混合的拉丁美洲文化D.传播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大学和各种学院等各级学校,传播西班牙的语言和文化,目的是通过民族同化政策淡化殖民地的民族意识,加强对拉丁美洲的统治,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西班牙的根本目的,排除。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自秦迄清,主要王朝之中,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之覆灭,都是亡于内乱。唯独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宋朝立国的320年间,不是没有昏君奸臣,也不是没有民众造反。那么,历代王朝,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语其大者,盖在于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是也。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l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l仁宗天圣五年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宋会要辑稿·食货》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 自秦迄清,主要王朝之中,秦、西汉、东汉、隋、唐、元、明、清之覆灭,都是亡于内乱。唯独宋朝,二度倾覆,皆缘外患。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出路”是精英分子的上升通道,宋朝完善了科举制,实行殿试,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为社会底层的精英人士打开了项社会上层晋升的通道,形成向学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稳定。“活路”表现为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经济、文化发展,使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束缚减轻。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社会阶层流动加快。宋朝较好的处理了百姓的“出路”与“活路”,因此宋朝国内社会稳定,没有亡于内乱。【解析】【详解】题目:宋朝百姓的“出路”与“活路”。论述,根据“为何唯独宋朝没有亡于内乱”,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从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出路”指宋朝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底层的精英人士打开了项社会上层晋升的通道;“活路”表现为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束缚减轻;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等史实,说明宋朝较好的处理了百姓的“出路”与“活路”,因此宋朝国内社会稳定,没有亡于内乱。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不同时代的女性审美观念明清时期晚清民国时期¿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万莫张口¿三寸金莲¿女子无才便是德¿剪发、烫发、细眉¿放足、高跟鞋、花式旗袍¿读书、参政、自由恋爱 图1清代画家余集笔下的仕女图2民国时期的时尚女性——摘编自《明清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提取信息,对材料中不同时代的女性审美观念加以阐释。【答案】明清时期审美观:三寸金莲、弱不经风的病态美。晚清民国时期审美观:崇尚自由、开放、时尚、有知识、健康。阐释: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不关心、不尊重妇女的健康。民国时期: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社会地位和素质得到提高;中华民国倡导自由平等,进行社会改革;西方思想文化影响。【解析】【详解】根据“三寸金莲”“女子无才便是德”,分析得出明清时期审美观是三寸金莲、弱不经风的病态美。根据“剪发、烫发”“放足、高跟鞋”“读书、参政、自由恋爱”,得出晚清民国时期审美观是崇尚自由、开放、时尚、有知识、健康。阐释:根据所学,可从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不关心、不尊重妇女的健康说明明清时期审美观。民国时期:根据所学,可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社会地位和素质得到提高;中华民国倡导自由平等,进行社会改革;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等进行总结。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张謇的“救国梦”张謇年谱(节选)1853年,出生于江苏,父祖以上数代都以农商为生。1894年,赴京赶考,高中状元,步入官场。1895年,在家乡通州筹办棉纱厂,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大生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又兴办了34个辅助企业。1903年,投入立宪运动,成为立宪派的领袖。 1905年,创建南通博物苑。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1911年,由立宪转向拥护共和。1912年,被民国临时政府任命为实业部总长,主持修订企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1916年,建立第一所民办气象台。1922年,棉纺织业危机,政府没有为其提供实质帮助,无奈寻求国外资金的支持,无果。大生纱厂因债台高筑,走向衰落。1926年,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消息一出,举国悲哀,许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开会追悼。l张謇在大生纱厂《厂约》中表述道,“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摘编自南通市档案馆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档案文献》l謇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尤不幸而抱欲为中国伸眉书生吐气之志愿,……虽三十年前,反复审虑,投身实业、教育二途,······而苦不能已,则以教育根本未完,实业替人未得,尚不可为陋巷箪瓢之颜子,即不得不仍为胼手胝足之禹稷也。——张謇《为实业致钱新之函》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分析说明张謇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为何会举国悲哀,并谈谈如何实现“张謇们”的救国梦?【答案】原因:张謇创办一系列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推动中国工业化发展;创办学校和文化机构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参加强学会,发起预备立宪公会,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投身家乡南通建设,推动南通社会城市近代化发展。张謇一生投身于救亡图存,实现中国近代化的事业,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何实现:首先要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维护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权;政府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加强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才,鼓励科技创新;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解析】【详解】原因:分析材料可知整个材料的内容是张謇的“救国”实践活动,题目要求作为历史的观察者,分析说明张謇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为何会举国悲哀,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回答张謇为国家人民做出了什么贡献,结合材料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教育、建设家乡等方面去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如何实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张謇们”的救国梦,首先就要实现民主独立,然后从政治、经济、教育、个人等角度去分析即可,具体分析可得:首先要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维护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权;政府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加强教育的投入,促进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才,鼓励科技创新;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时期表现1862年《宅地法》规定凡有意成为美国公民的外国移民均可获得160英亩土地。1864年国务卿西沃德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来对待。1868年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或随时往来,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1882年《排华法案》宣布禁止华工入境10年,禁止华侨加入美国国籍。1924年国会规定除菲律宾人以外的亚洲移民没有资格取得公民权。1929年实施原籍法,规定一年内可被接纳的移民总数为15万人,并按1920年美国人民原籍的比例来对欧洲各国分摊。1940年罗斯福政府放宽除德国以外的外国移民签证的限制。1950年《难民法》允许接受20.5万“被迫流亡者”进入美国,杜鲁门认为,美国应该趁机肩负“自由庇护者”的使命。1965年《移民与国际法修订案》废除种族配额制度,基于关键技能、卓越艺术、难民身份等设立八个类别优先,同时实行“先来先得”的政策。1990年颁布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摘编自周跃军《试论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演变》等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答案】第一阶段∶1862—1868年,开放鼓励阶段。美国人口稀少,土地广袤;工业革命的开展;西部大开发。 第二阶段∶1882—1929年,限制排斥阶段。移民不断增加,劳动力问题有所缓解;移民的大量涌入,引发社会问题;种族主义盛行。第三阶段;1940—1990年,放宽阶段。二战时期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冷战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劳动力全球大规模流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人才竞争加剧;美国国内反种族歧视运动的兴起。总结,美国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变化与一定时期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密切关系,并深受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始终是围绕着服务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需要【解析】【详解】首先,根据题意,阅读材料,总结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历程,在原有的事件时序之外,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如用移民政策的变化等,重新对材料提到的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进行阶段划分,可将表格中的十个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862—1868年,开放鼓励阶段、1882—1929年,限制排斥阶段、1940—1990年,放宽阶段;接下来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对新标准重新划分出的相关阶段作出合理解释,关键是说清楚每个阶段移民政策显现的特征,原因或影响,如第一阶段∶1862—1868年,开放鼓励阶段。美国人口稀少,土地广袤;工业革命的开展;西部大开发。最后在具体分析不同阶段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后,进行总结、升华,指出美国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变化与一定时期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密切关系,并深受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始终是围绕着服务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需要这根轴线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