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4859
大小:691.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3
《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益阳市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有关这句诗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老树”构成了种群B.诗中场景中的黄花、红叶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结构层次C.叙述的秋天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D.“孤村”、“白草”、“落日”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肉末酸豆角是益阳市的一道传统名菜,有增进合欲、振助消化、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等功效,菜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同时钙、碳、铁、氮等元素的含量也很多。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肉末酸豆角中含有的C、H、O、N、Ca、Fe、P元素,均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B.钙、磷、铁、氮等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菜中的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D.肉末酸豆角中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3.近年来校园外面出现了奶茶店,同学们成为了消费的主体。奶茶中含有淀粉、乳化剂、甜味剂、咖啡因等成分。下列关于奶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饮用奶茶后,可以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B.“不甜”的奶茶中由于不含糖类,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C.奶茶中的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D.长期饮用奶茶等饮品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提高4.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着细胞分裂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益阳市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有关这句诗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老树”构成了种群B.诗中场景中的黄花、红叶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结构层次C.叙述的秋天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D.“孤村”、“白草”、“落日”都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肉末酸豆角是益阳市的一道传统名菜,有增进合欲、振助消化、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等功效,菜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同时钙、碳、铁、氮等元素的含量也很多。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肉末酸豆角中含有的C、H、O、N、Ca、Fe、P元素,均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B.钙、磷、铁、氮等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菜中的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D.肉末酸豆角中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3.近年来校园外面出现了奶茶店,同学们成为了消费的主体。奶茶中含有淀粉、乳化剂、甜味剂、咖啡因等成分。下列关于奶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饮用奶茶后,可以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B.“不甜”的奶茶中由于不含糖类,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C.奶茶中的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D.长期饮用奶茶等饮品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提高4.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着细胞分裂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①→②实验中a与b形成了对照实验C.②→③的实验进一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D.这个实验证明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5.如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于的相对浓度,下列表述欠妥的一项是()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是K+和Mg2+B.动物细胞对不同的离子的需求量存在差异C.从图中可以看出Cl-比Mg2+运输速率慢D.Na+和C1-排出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中含蛋白质D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AB.BC.CD.D7.下图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当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活化较最高B.温度在t2时比在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C.酶的空间结构在t1时比t2时破坏更严重D.当反应物浓度提高时,t2对应的数值可能会增加8.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④表示组成ATI的物质或基团,③⑤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腺苷,即ATP中的“A”B.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由图中③断裂提供C.在ATP与ADP循环中④可重复利用D.细胞内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B.液泡中的色素也能吸收光能,并用于光合作用C.细胞内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两大类D.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四种色素10.某研究小组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实验测得温室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会使种子堆中温度升高B.萌发的水稻种子在第10天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在第17天~22天,温室内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种子萌发17天以后,限制温室内氧气浓度增加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11.科学家用含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9.3h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分裂间期的时间为17.3hC.线段AC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DE时间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1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网织红细胞不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B.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D.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二、不定项选择题13.图示为不同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C无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B.A和B都无核膜围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D的遗传物质是DNA,A、B、C的遗传物质是RNA14.黄杨和松鼠体内细胞的某些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百分比)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元素CHONPCaS黄杨43.576.2444.431.460200.230.17松鼠55.997.4614.629.333.114.670.78A.依据表中N含量可推知,松鼠细胞的核酸含量比黄杨多B.依据表中O的含量可推知,黄杨的含水量比松鼠多C.依据表中C的含量可推知,干物质主要是有机物D.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均很大15.下列相关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试剂及其作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检测和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D.使用甲紫溶液使根尖着色便于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质)的动态变化16.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过程,某班学生为了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用高倍显微镜取样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某个切片,并将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量统计于下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周期阶段样本1样本2样本3总数间期M1M2M3M分裂期前期A1A2A3A中期B1B2B3B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后期C1C2C3C末期D1D2D3D计数细胞的总数NA.正常情况下,表格中M>A+B+C+DB.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三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C.若需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长短,需统计全班的结果,求各时期细胞数目的平均值D.制成临时装片后立即放在高倍镜下,找到细胞呈正方形、挂列紧密的部位观察三、非选择题:17.溶酶体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的具膜细胞器,是细胞的“消化车问”。细胞自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它是细胞成分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基础,是细胞在恶劣条件下确保其生存的基本应激反应。底物进入溶酶体腔的方式可以分为巨自噬、微自噬等,图1、图2分别表示巨自噬、微自噬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溶酶体膜作为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之一,其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2)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伤的蛋白质或___________(填结构)。据图可知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3)当病毒或细菌侵入细胞后,通常可以通过___________方式进入溶酶体,被降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进入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其中部分氨基酸还可以运输进入核糖体,通过_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链。(4)巨自噬和微自噬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研究表明,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内的pH为5左右,若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请你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18.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分别将洋葱表皮细胞浸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和0.4g/mL的KNO3溶液中,得到细胞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1),图2为某一时刻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b、c曲线分别表示洋葱表皮细胞浸入___________中的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曲线。(2)若图2表示细胞在0.3g/mL的蔗糖液中第4mim时的图像,图示细胞正在发生渗透失水,出现了___________现象,原因是③④⑤组成的__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此时,②处充满了___________。(3)b所在溶液中4min后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某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某盐碱地中央一小片洼地长有少量某种周围非盐碱地常见植物,据此考察小组成员推测:该洼地植物已适应盐碱地环境,其细胞液浓度比周围非盐碱地同种植物细胞液浓度高。请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写出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19.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研究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中培养60天,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μmol·m–2s–1)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甲22.024.121.821.922.4乙35.234.834.734.834.2丙18.118.218.016.518.4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CO2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_____阶段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若用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C原子的去向,则其转移途径可表示为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2)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光反应阶段生成的_____不足,叶绿体中_____(填“C5”或“C3”)含量有所增加。(3)与甲组植物相比,丙组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CO2浓度倍增环境下_____活性降低,且这种活性的降低是不可逆的。(4)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中耕松土、合理密植、通风、施肥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增施有机肥要比增施化肥更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_____。20.下图为小组利用大蒜2N=16)做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高倍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大蒜根尖临时装片时的制片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此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图示细胞①为有丝分裂___________期细胞,此时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___________个。(3)图示细胞②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要将细胞②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方移动。(4)②细胞的后一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___________该结构最终可以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___________。(5)某同学计划通过观察视野中某一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来研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该同学能否实现目标?为什么?___________。21.某同学在研究“酶的特性”过程中,设计了以新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的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处理1处理2处理3实验现象A组H2O2溶液2mL蒸馏水2滴常温无明显现象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组H2O2溶液2mLFeCl3溶液①常温气泡稍多而小C组H2O2溶液2mL新鲜肝脏研磨液2滴常温气泡极多而大D组H2O2溶液2mL煮沸冷却的肝脏研磨液2滴常温②注:FeCl3的质量分数为3.5%,肝脏研磨液的质量分数为20%,已知此浓度下每滴FeCl3中的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①②处所填内容分别为___________。(2)A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C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3)C、D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因变量是___________1组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另一同学在重复上述实验时发现,A、B、C、D四组中都无明显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