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ID:82087176

大小:66.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3-10-26

上传者:U-1456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1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2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3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4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5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6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7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8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9页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第一篇:《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习目标1.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2.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4.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植被、土质、降水、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5.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正确人地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成因、严重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39

1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出示黄土高原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入新课。【揭示目标】1.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2.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举例说明“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认识塬、梁、岇、川等黄土地貌,了解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知道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P23-27,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2.地形特征: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成塬、梁、峁、川等黄土地貌景观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4.主要河流:黄河5.文明摇篮:六七千年前出现原始农耕文明;四五千年前出现华夏文明;革命圣地6.黄土风情:窑洞、信天游„„7.黄土成因:【预习反馈】(略)【合作探究】一、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思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25活动)1.窑洞:39

2黄土特性:直立性,不易崩塌,较干燥,易开挖。气候特征:属于_____气候,降水集中在___月份,降水较南方__(多或少)2.信天游:(提示:与黄土高原的特征有关)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限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黄色高原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二、运用“风成说”解释地理现象(P27活动)证据1:黄土就象冬季积雪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各种地形上。(风积)证据2: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物质来向)证据3:黄土成份与基岩不同。(非本地)黄土高原——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地貌:【归纳小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节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深化。【当堂检测】地理填充图册【课后反思】第2课时39

3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黄土高原自然特征,自然引入水土流失,进入新课。【揭示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植被、土质、降水、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正确人地观念。【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P27-31,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土质特征:黄土多为风积物,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2)植被特征: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3)地形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地面坡度陡,易发生水土流失。(4)降雨特征: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二)人为原因(1)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危害39

4(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土壤,使土壤肥力下降,加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2)大量泥沙下泄,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对策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生物措施:____、_____工程措施:____、_____【预习反馈】(见上面横线,略)【合作探究】一、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P29活动)1.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2.水土流失与土质、坡度、降水强度的关系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黄河治理的联系二、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治理1.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的作用。2.讨论退耕还林的作用。三、结合武陵山的自然特征,说说我们可以为水土保持做哪些事?【归纳小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节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深化。39

5【当堂检测】地理填充图册【课后反思】第二篇: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39

6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难点: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39

7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二、风吹来的黄土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过渡: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我们看看它的样子。读图归纳:读P27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读图:P27黄土高原的川。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下课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板书设计世界黄土最大的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39

8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二、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成因及地貌特征,本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它为什么会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设疑:风把黄土均匀地覆盖在这一高原上,但现在却沟壑纵横,那么多黄土怎么就没有了呢?讲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三、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导分析:学生读图P2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P29活动题,分析原因,学生归纳。1、水土流失原因:39

9明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归纳:(1)自然原因:A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B植被差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地面坡度较大(2)人为原因:A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讨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和“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两句话是否矛盾?过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2、带来后果:提问思考,教师后小结。(1)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2)结合P28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思考会出现什么情形?(3)结合P29活动3思考。小结: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地,导致农业产量下降;破坏了农田和村庄,生态环境恶化;给防洪和河道整治带来困难。39

10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那又该如何解决这问题呢?四、水土保持提问归纳:生活中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他们是怎样加强水土保持的呢?小结: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完成P30活动题小结本课: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原因:自然原因:A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B植被差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地面坡度较大人为原因:A人多地少,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39

11B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2、带来后果:五、水土保持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教学反思:第三篇: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也有不少学生没兴趣,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希望能通过各种方法改善这种情况。【教学目标】39

12(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39

13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播放黄土高原视频)看一看这是哪个地区?引出新课。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播放课件——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然后教师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做个简单介绍。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过39

14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请同学结合教师课件,看课本第67页活动2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读图8.3看课本第67页活动第1题,小组讨论,分析“风成说”证据。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其证据是: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板书: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过渡:同学们,我们通过课本插图8.239

15“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把三种地貌给学生做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结合课件水土流失资料,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和植被等。①地形。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出现直立的陡崖。②降雨。降水变率大。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③土壤。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溶于水。④植被。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为了使学生对这个问题加深认识,让学生阅读图8.6,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越差。39

1622.人为因素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结合资料,小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过渡:同学们,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22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米。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图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首先,引导学生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描述:冀北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第二,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第三,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39

17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切集中,地表坡度较大,地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而地形一般为山区。[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成因有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支持。黄土高原因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课堂练习]练习册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讲授新课]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1)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肥沃的土壤,这样会使农作物产量39

18下降。)(2)让学生结合图8.5“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使耕地减少,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3)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3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过渡: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71页活动1。首先,让学生阅读图8.1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39

19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之后,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最后,让学生读“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教师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板书:三、脆弱的生态环境39

20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深刻,让学生做72页活动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然后让学生读71页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生态建设)板书:四、生态建设首先,让学生读图8.15“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4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提高土壤肥力,建设神态农业。39

21(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当地人民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过渡:同学们,既然要进行建设,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做73页活动1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保持水土,采取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一个度。)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要解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方面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39

22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练习]练习册[板书设计]§8.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二、严重的水土流失(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因素(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三、脆弱的生态环境四、生态建设1、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活动[教学反思]39

23第四篇:第三节__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对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和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要求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说明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要求学生运用地形图、地形景观照片等,认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给出的图片和材料辨别不同的黄土地貌类型,培养学生的读图、辨图能力。39

24(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黄土高原这个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地理区域,理解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一个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类型。(二)教学难点1、辨认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类型。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引入新课。提问:歌曲里所描述的是中国哪个地形区?板书:第三节黄土高原39

25学习一个地方首先要知道它在哪里?引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的内容。板书:一、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提问:1、黄土高原的位置2、黄土高原的范围检查学生绘图情况,引入黄土高原主要跨了哪些省级行政区?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加分提问:在你刚刚圈好的黄土高原的范围里主要有哪些省级行政区啊?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这4个省级行政区,提问在图中除了有省级行政区还有哪条河流啊?对回答正确的同学加分通过黄河流域的古老文化引出黄土高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板书:二、文明的摇篮通过图片、视频、教具等介绍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文化遗存、特色民居、特色民歌和特色工艺等。过渡: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又了解了黄土高原的古老文明,现在我们走进黄土高原,继续深入认识这个特殊的高原地区。39

26展示多张有关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提问:我们看到黄土高原上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描述?再提问: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26页的内容。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加分。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黄土,让部分学生感受黄土的疏松。过渡:千沟万壑的地表中有4种重要的地貌类型,分别是流水侵蚀程度不同的4种,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提问:你如何从图上辨认出不同的黄土地貌?组织学生讨论。利用课件的图片,立刻检测学生的辨认结果。过渡提问: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让多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风成说”这一个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黄土来源的说法。让学生阅读课本26页的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风成说”。设疑:“风成说”是不是无中生有的呀?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啊?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点评。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小结。通过练习提问,检测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点评。39

27对整节课的小组竞赛做一个小结,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小组,鼓励暂时落后的小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风情”,知道了黄土高原的四种主要地貌类型,还研究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是怎么来的这几个问题。让我们对黄土高原这个地形区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积极,非常棒!下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黄土高原因为地形、降雨、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在学习。课后习题课堂练习小试身手: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南连,北连,大致以为界。2、其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39

28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阶梯。3、黄土高原自东向西主要包括哪些省区?4、黄土高原地面破碎,纵横。5、关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能力提升: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A.陕B.晋C.甘D.苏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39

293.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4.以下哪种黄土地貌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区()A.黄土塬B.黄土梁C.黄土峁D.黄土川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6.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39

30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7.下列四组城市中,都位于黄土高原上,又是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的一组是()A.兰州、西安、太原B.太原、西安、包头C.延安、太原、兰州D.郑州、西安、兰州8.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是:板书【板书设计】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二、文明的摇篮三、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类型四、风吹来的黄土第五篇:《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第1课时)39

3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知道黄土高原上中国文明的摇篮。能说出当地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文材料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分析当地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注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认识到各地的文化都与当地的环境密切相关,培养全局考虑问题的意识和态度。【教学重点】黄土文化、黄土的成因。【教学难点】黄土的成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解法、举例说明、资料分析。【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39

32一、情景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提问:视频中所呈现的是什么地区的景观?(黄土高原)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去感受一下黄土的风情与文化。二、新课学习(一)文明的摇篮说起黄土高原,你会想到什么?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古老黄土地所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革命圣地延安宝塔下的空洞;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2.范围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大部分。3.黄土文明的发源地(1)为什么黄土高原能成为文明的发源地?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39

33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2)曾经的辉煌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六七千年前,渭河平原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3)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这里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的清明节,这里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拓展延伸: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麦积山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39

34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2022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2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展现了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设计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4.黄土风情活动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举例说说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以及这些“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窑洞与黄土特有的属性及当地的气候有密切关系)39

35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与高原环境及地形特点密切相关)拓展延伸:视频:黄土文化黄土风情视频: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视频:秦腔《下河东》片段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2022年5月2022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风吹来的黄土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海拔在1000~2022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因此得名黄土高原。2.黄土的成因阅读材料,了解什么是“风成说”。黄土“风成说”39

36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拦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了黄土层。活动: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黄土是从空中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水成说”: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的认识。海相、湖相沉积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风水雨相说”: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堆积以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作用为主,但是风水雨相说,在黄土研究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39

373.黄土地貌景观(1)形成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侵蚀;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多样的地貌景观。(2)地貌景观黄土塬: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黄土梁: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黄土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B)A.安塞腰鼓B.傣族竹楼C.平遥古城D.窑洞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B)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D)A.塬B.梁C.峁D.川4.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D)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B.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C.位于太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以西地区D.位于秦岭以北39

385.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其形成原因是(A)A.黄土具有直立性,较干燥B.黄土具有黏性C.黄土比较湿润D.黄土土质比较松散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上的黄土形成原因是(C)A.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C.风力作用D.风化作用【课堂小结】我们学了什么?(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富有特色的黄土文明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的成因,现在最认同的是“风成说”。)【作业布置】1.说一说富有特色的黄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2.试着说一说黄土的成因。【板书设计】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一)文明的摇篮(二)风吹来的黄土位置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范围黄土的成因黄土文明的发源地黄土地貌景观黄土风情【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有了提高,能够在分析问题时,注重事物间的内在联系。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