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68《心灵的灰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八课心灵的灰烬作者:傅雷(1908—1966),上海南汇人,著名文艺翻译家。翻译过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的小说,另有《傅雷家书》等著作。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因在“文革”中受迫害,傅雷夫妇在自己家中双双自杀。
1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翻译家傅雷之子。1954年1月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1958年开始,傅聪一直定居英国,在世界各地巡演。1979年后,多次回国授课兼演出。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2《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傅聪之间自1954年1月18日至1966年6月3日之间的书信,共三百多封,是两位特殊艺术家之间的心灵对话。由傅聪的弟弟傅敏编。1981年刊行,有多个版本。
3《心灵的灰烬》题解本文选自《傅雷家书》,是傅雷1954年10月2日写给儿子傅聪的信。教材题目据信中的话“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而设。
4《心灵的灰烬》题解“这些事”,据课文并结合前后信件等,指傅聪初恋等感情问题。“心灵的灰烬”,比喻人生中的感情创伤,如烦恼、挫折等在人心灵之火燃烧后留下的剩余物。
5本文的重点:了解傅雷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如何希望儿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恋爱和工作、学习的关系,。
6本文的难点:信中所谈的内容是有关儿子的私事,信的内容与前面的父母与儿子双方的信有联系,因而如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孤立读此信比较隐晦难懂。
7攻破难点的关键:1、了解傅雷写此信的背景;2、逐段理清此信的内涵;3、体会此信中反映的作者的人生态度;4、品味此信在写作上的艺术特色。
8一、傅雷此信的背景:1、傅聪是1954年1月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2、傅雷给傅聪写此信是在1954年10月2日。傅雷写此信前,父子已有多封信来往。3、有关父子来往信件在解释本信时,可以说明。
9二、此信内容逐层理解;原文(按内容拟划分4层意思)1、开头至“又该谁来安慰你呢?”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到“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3、“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到“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4、最后自然段
10第一层:以父亲和过来人的身份宽慰儿子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11第一层的问题(1)“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傅聪给父亲的前信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耽心父母亲读了会“烦恼或是不安”?(2)傅雷第八信谈了些什么?为什么预告儿子说“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指什么?(3)傅雷自称“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具体有所指吗?
12解释(1)对傅聪第五、第六信内容的推测傅雷第五封、第六封原信已不存,其内容只能推测。傅雷收到儿子1954年9月22日发的第六封信,从傅雷说的“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可以推断傅聪在第五封家书中是向自己父母倾诉了一些事的,之后耽心会给父母带来什么烦恼或是不安,于是又写了第六封信表示歉意。
13解释(2)傅雷给儿子第八信的内容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据傅雷第八信中预告儿子上述的思想准备看,“这种精神消沉”,估计指傅聪初恋问题。傅聪在为初恋而痛苦烦恼,写信向自己的父母倾诉。)
14解释(3)“我是过来人”,指自己也谈过恋爱所谓“过来人”,是指已有过某种人生经历的人。所以遇到类似的事并不会感到“大惊小怪”。傅雷年轻时出国留学也闹过异国初恋,而且那时候是有了苦闷无处可以发泄,他的父亲早亡,他的母亲由于老一代人的生活背景,也绝不会接受儿子带回来一个“番女”,所以那时候傅雷是非常痛苦的。
15解释(3)“我是过来人”,指自己有原则傅雷第八信,其中写道:“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傅雷以“过来人”身份,指出了爱情与学问、艺术的正确关系。可见本文是针对儿子在谈恋爱的问题而发的)
16解释(3)希望傅聪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傅雷的第八信继续写道:“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仍讲学习与恋爱的正确关系)
17解释(3)傅聪由于初恋产生了苦闷傅雷第八信继续写道:“我决不是看了来信,夸张你的苦闷,因而着急;但我知道你多少是有苦闷的,我随便和你谈谈,也许能帮助你廓清一些心情。”(从中不难发现:傅聪由于谈恋爱,产生了苦闷。因而傅雷想通过书信帮助儿子廓清一些心情。)
18第一层意思小结告诉儿子“心中的苦闷”可以在家信中向父母发泄;父母有责任安慰儿子;傅雷说傅聪“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心中的苦闷”,指傅聪初恋遇到烦恼。
19第二层:告戒儿子正视生命的挫折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20第二层:告戒儿子正视生命的挫折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里斯多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21第二层的问题(1)傅雷说的人一辈子有“高潮”“低潮”,有所指吗?(2)“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傅聪栽了筋斗吗?是什么筋斗?傅聪“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又是指什么?(3)“克里斯多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这种情形”指什么?
22第二层解释(1)高潮、低潮,紧张、颓废与恋爱有关开导儿子:人的一辈子情绪有起伏是正常的,只求心理平衡。用“太阳太强烈”等两个比喻,希望儿子保持心理平衡,不至于受伤。紧张、颓废、受伤,这些父子间的隐语,猜想到他们是在谈论与恋爱有关的事。
23第二层解释(2)栽筋斗、痛苦等与傅聪初恋有关在一篇题为《傅聪的钢琴人生》的网络文章中,有一段题为"随风而逝的初恋"的文字,介绍说傅聪在出国前有过一段初恋,两人青梅竹马。据说后来在傅聪卧室的床头,还一直挂着一幅初恋女友的素描画像,那是早年傅聪前往波兰学习时,女友亲笔画好后送给他的。1954年他被文化部选中派往波兰深造,被迫告别恋人。
24第二层解释(2)栽筋斗、痛苦等与傅聪初恋有关不久,命运的旋律急转直下,傅雷被划为“右派”,傅聪怕受父亲牵连,1958年12月从波兰出走英国,从此有国难回,他的初恋也就此告吹。傅聪的恋爱是否指这段恋情?文章又提到,在从波兰出走英国前,傅聪又曾经爱上一个波兰女孩。据说,傅聪就是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出走的。又有没有可能是这段恋情?
25第二层解释(3)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有所指傅雷巧妙地用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来谈论儿子闹恋爱这多少有点尴尬的话题,并以克利斯朵夫最终能够正确处理恋爱和音乐关系为例,希望儿子也能如此,既委婉,又有说服力
26第二层意思小结告戒儿子应该正视生命的挫折,保持心理平衡;对儿子来信所说的痛苦,表示同情和慰问;以克里斯多夫例子希望儿子正确处理恋爱和音乐关系
27第三层:要求儿子把过去的感情挫折当作“心灵的灰烬”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28第三层:要求儿子把过去的感情挫折当作“心灵的灰烬”(继续)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29第三层的问题(1)“过去的事”指什么?(2)“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感情ruin[创伤”、“这些事”指什么?(3)怎样对待“心灵的灰烬”?
30第三层解释(1)“过去的事”即指傅聪的初恋理由同前
31第三层解释(2)“感情ruin[创伤”、“这些事”仍指傅聪的初恋受挫理由同前
32第三层解释(3)对待“心灵的灰烬”的态度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这也就是借了时间的作用对感情进行冷处理,以便更客观理智地看待过去的事情。
33第三层意思小结正确对过去的事(初恋挫折、烦恼,感情创伤),敢于正视现实,理智分析,使自己越来越坚强。把感情创伤当做心灵的灰烬看。
34第四层:附带谈对学习音乐的意见(原文略)意思是儿子学习音乐,要心中有学习的榜样。
35本文主题:指导儿子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实际希望儿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恋爱和工作学习的关系。(永远做到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恋爱第二。))
36三、本文艺术特色:1、书信既有真知灼见,又有父子深情,使理性的告戒与深情的期待相结合。情理融合,使读者可知可感。2、比喻贴切,寓意深微。太阳、雨水比喻人生中遇到的高潮与低潮,灰烬比喻过去的感情创伤,古战场比喻曾经有过的激烈的思想斗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