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

ID:818754

大小:2.40 MB

页数:117页

时间:2017-09-07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_第1页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_第2页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_第3页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_第4页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枣庄张山子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说明书枣庄市工业设计院二0一三年五月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说明书工程规模:15万吨/年院长:刘悦公总工程师:王学文项目负责人:贺海涛枣庄市工业设计院二0一三年五月目录前言1第一部分矿井概况7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7第二节煤炭资源和开采地质条件10第三节开拓开采现状17第二部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20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20第二节紧急避险系统设计25第三节避灾路线及应急预案36第四节维护与管理41第三部分“五大系统”完善方案45第一章矿井监测监控系统45第一节设计依据45第二节矿井监测监控

2、系统现状46第三节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47第四节监测设备及各类传感器布置55第五节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64第六节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完善方案68第二章井下人员定位系统72第一节设计依据72第二节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现状73第三节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完善方案79第三章井下通信联络系统84第一节通信联络系统设计要求84第二节井下通信联络系统现状86第三节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设计完善方案88第四章井下压风自救系统91第一节设计依据91第二节压风自救系统现状91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完善方案94第五章供水施救系统96第一节设计依据96第二节供水施救系统现状96第三节供水施

3、救系统的完善方案98第四部分 项目投资概算.100附件:1.设计委托书附图:1.避难硐室六大系统图2.矿井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布置图3.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4.压风自救系统布置图5.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6.井下固定电话布置图7.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布置图8.避难硐室位置关系图9.临时避难硐室平、断面图参加设计人员专业姓名技术职称采矿王学文贺海涛郭健伟刘纪义鹿梅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机电顾明云徐以兴张礼君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电气刘桂平王正正高级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经济张京川高级经济师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前言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

4、限公司二号井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北部,紧邻张山子煤矿东部边界。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矿井采用一对立井开拓,井底水平-76m。中央并列式通风,主井进风,风井回风,现主采4煤层。矿井为瓦斯矿井,无煤与瓦斯突出,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层。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中关于“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3年之内完成并达到设施完备、系统可靠、管理到位、运转

5、有序”的要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领导高度重视,针对目前系统进行全面的自查,并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列为2013年煤矿安全生产重点工程,力争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的要求,在20

6、13年6月底前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任务。受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委托,我院编制了《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本设计根据张山子煤业二号井2013第34页共111页枣庄市工业设计院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年的采掘接替安排,对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内部条件和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包括安全避险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先进、避险效果是否明显、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外部配套条件是否有保障等主要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布署了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所需的工程及设备。一、设计的指导思想1.主动救援和被

7、动救援相结合;2.原有救援设施和新型防护设施相结合;3.自救器和避难硐室相结合;4.原有安全管理方法和新型安全防护措施相结合。二、编制设计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2.《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4.《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