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

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

ID:73759093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12-25

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_第1页
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_第2页
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_第3页
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在《老子》的哲学语境下,反(或返)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范畴,尤其老子提出的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更是将其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从而成为独具特色的理论范式。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老子》哲学语境下的反(或返)多有探索,然而对与之相对应的范畴复(或归、复归)则鲜有关注。从汉语语义学的角度看,《老子》中的反、返、复、归与复归既有同义之处,又有细微区别。在《老子》独特的哲学语境下,复归已经突破了原初的语义边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也突破了日常交往的语言边界,其在哲学层面的引申之义更是随文生义、随境而变,不仅义项丰富而且

2、令人难以轻易把握与诊释。从逻辑路向上看,《老子》的复归有明确的路径:一曰循环、往复;二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前者是简单的重复性运动,后者则是否定之否定式的有变化的往复。同时,在《老子》的哲学语境下,复归也呈现出由实至虚、由有至无、由经验至超验、由感性至理性、由固昧至澄明等多重境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子》复归的境界多可从辩证的角度加以对举与释读,这使得其复归之路与复归之境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浓郁的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及辩证法的哲学意蕴。本文以王弼《老子注》为蓝本兼与河上公本、帛书本等诸本相互对证,旨在探寻《老子》哲学语境下复归的多维境界。一、复归于

3、根之境界老学深邃,风格独特;老子之言,文简义丰;以物喻人,以人喻政。具体而言之,老子常以隐喻示人,从经验直接推衍理性,进而完成生活与哲学、经验与理性的转换,这一点,在复归于根的向度与境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第十六章)对此,王弼解释说:归根则静,故曰静。静则复命,故曰复命也。复命则得性命之常,故曰常也(《老子注》第十六章);河上公解释说:静谓根也。根安静柔弱,谦卑处下,故不复死也。言安静者是为复还性命,使不死也。复命使不死,乃道之所常行也。(《老子河上公

4、章句归根第十六》)较之,王弼之语意在强调复得性命之常,河上公之言意在强调复至不死之境道之常行之境。二、复归于静之境界在《老子》哲学语境下,复归还蕴含着向静之境界的回归。老子认为道在本质上是虚静的,所以他强调致虚、守静。在老子那里,静既是一种生命质态,又是一种至上之境。对此,后世诸家注本的理解不尽相同。三、复归于柔之境界在《老子》哲学语境下,复归还蕴含着向柔、弱与柔弱之境的复归,柔、弱与柔弱既是一种本初之态,又是一种至上之境。如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