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259837
大小:33.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2-09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1.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政府,河南西华466600) 摘要: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新型工业化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文章构建了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共包括11个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各工业主导产业进行综合评价选择,选择出河南省应该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煤炭产业、食品产业、铝产业。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新型工业化;模糊综合评价;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062.9(2
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XX)11—0002—02 现代区域经济的增长,从根本上讲是产业部门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首先是从主导产业部门成长开始。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1]认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产生扩散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进行投资,然后通过关联效应和诱发性投资等作用,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科学地选择好区域主导产业,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了各区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构建 1
3、.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是指在某一区域各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处于产业系统的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一个或若干个产业部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评价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经济发展原则。罗斯托认为,不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冲击力之所以能够保持,是由于为数不多的主要成长部门迅速扩张的结果,而且这些部门的扩张又产生了对其他产业部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用[1]。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地选择成长扩张迅速,具有高增长性的产业,以及能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
4、射到产业关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1.1.2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需求约束的强化和加入WTO后的挑战,使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就要求有一些新兴主导产业的成长,来化解新的制约因素,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实现工业化“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选择那些环境污染少,能耗较低,高效率利用,能发挥人力资
5、源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3区域发展原则。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根本理论依据。除了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理外,还应着重考虑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地区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所处的战略地位[2]。只有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有可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1.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1.2.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6、由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区域发展指标体系三个子体系构成,并依据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的综合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选择了区域主导产业必须具有的经济可观测因素变量指标体系作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支撑指标,依次是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数、劳动生产率发展指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单位工业产值废水排量、单位工业产值废物排量、单位工业产值废气排量、单位工业产值从业人数、区位商和专门化率。 1.2.2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子体系。主要反映了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遵循高增长性和高关联
7、性的原则,包括产业增长性指标和产业关联性指标。产业增长性指标主要包含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数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发展指数。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数用以反映该产业的增长性大小,用报告期工业增加值与基期工业增加值相比计算得出。全员生产率发展指数可以表征该产业的高增长性,进而反映该产业吸纳科技的潜力,用报告期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基期全员劳动生产率相比计算得出。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主要是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会出现大幅下降,投入产出率也会较高,资源能得到较充分利用。 产业关联性指标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判断。这两个系数都是投入产
8、出表的重要系数,反映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指标。 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是指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公式为: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感应度系数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