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196380
大小:31.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2-07
《审计局建设学习型机关研讨文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审计局建设学习型机关研讨文章 深化创新形式、方法和效果,进一步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是坚定贯彻中央部署和促进党的建设、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应从以下入手和加强。 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创建活动。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机关工委、部门和直属企业及单位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指导、检查和推进各级、各部门的学习型机关创建和深化工作,将学习型机关建设任务、责任和质量标准,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以及各个工作阶段和重点环节。 部门党组、机关党组织要把建设学习型机关列入重要议事日
2、程,科学部署,规范运作,完善机制,高效督导,有力保障,不断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实现围绕中心、促进发展的战略目标。 确定管理理念,打造精品工程。创建理念、组织、方法、成果、信息化五个管理系统,实现预期管理、当期调校和归期升华的目标效应,促使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系统的加速创新和应用推广。 健全学习制度,坚持学以致用。以建立、执行制度为基础,做到“四坚持”:坚持中心组每月学习制度,学习重要文件,交流心得体会,提升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中层干部每旬学习制,学习党政方针、法规政策,增强管理和操
3、作能力;坚持干部每周学习制,学习党委、政府及部门管理和业务文件,提高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坚持处室半月学习制,学习管理、业务规定和技术方法,及时有效解决有关学习和工作问题。 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成果。采取五星控制法,实施动态监控,促进调校加速,优化精确定位,到达效益管理目标。 树立和深化事业理念、成果理念、系统工程理念,贯穿到学习型机关建设全过程,发挥工作导向和创新源泉的功能。 完善组织机制、操作机制、目标机制、监控机制、考核机制、艺术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供科学有力的运行环境和制度体系。 推行领导班子、中层机构
4、和干部职工多层次实施办法,确保学习型机关建设朝着新理念成果、新方法成果、新系统运行成果、新操作模型成果、新学习阵地成果的方向和目标高速前行,取得预期成果效应。 建立电子数据库,提升信息化水平。管理上,互联网络,定位功能,确定程序、方法和预期效果,沟通“四与”:及时反映本部门与上级党委政府、与上下级党组织、与上下级管理部门、与处室和干部职工的学习动态、方法创新和管理成效。 操作中,建立“5网7专1库2系统”:运行党政网、政务外网、互联网、局域网和无线网,落实党建专区、专机、专人、专辑、专档、专栏和专门设备,管理好学习型机关建设电子总库
5、,正确操作OA管理系统和党建运行系统。 规划上,建设无线网络空间、多媒体教室会议室、网上学习城、党员电教制作系统,建立党员干部信息化学习制度和设备购置更新与管理维护制度,确定参训人员规模、结构、数量和质量。 方法上,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和软件形式,全息载入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文件、制度、会议、方案及执行的全套电子档案,实现科学组织、规范操作、迅捷反应的管理目标。 丰富活动载体,强化信息反馈。结合实际,预期成效,广泛开展主题演讲、专题讲座、项目培训、讨论交流、自学实践、调查研究、评优表彰、撰写心得、知识竞赛、文娱表演等活动,定期安排、
6、检查、考核纳入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任务和质量要求,做到工作动态上专栏、上网络、上信息,取得更强、更广、更长远的活动效应。 同时,加强信息反馈和总结提高工作,利用文件、会议、简报、报刊、电视、网络等渠道,以文、图、影的形式,第一时间内反馈工作信息,在上下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党组织之间,架起快速通道,以交流经验、促进工作、规范制度和完善运行系统。并努力促成学习型机关建设项目取得专项理论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促进七个结合,扩大成果效应。做好八个结合,促使全
7、体干部职工读书学习蔚然成风,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习和工作双赢,是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任务和标志。 一是把建设学习型机关与解放思想和创新举措相结合。遵循“创新、严谨、责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思维、创新方法,不断实现思想建设和成果效应的历史超越。 二是把建设学习型机关与树立六种意识相结合。通过学习,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树立宏观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依法行政意识、服务大局意识和工作质量意识,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献计献策和经验交流,提高思想认识,焕发工作激情。 三是把建设学习型机关
8、与处理好五种关系相结合。党政班子和干部职工正确处理好工作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行政执法监督与优化服务环境的关系、法与情的关系、部门业务与中心工作的关系、班子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