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

ID:7042209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02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_第1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_第2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_第3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_第4页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参考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的地位和思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以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运用孔子儒家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学习方法。结合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2、过程与方法阅读归纳;分析材料;

2、问题探究;古今结合;讨论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产生进步作用的人。[教学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核心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教学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

3、思想的形成。6/6(讲授新课):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出生: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2、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3、试图恢复礼乐,传承礼乐文化:(1)(1)从政失败 :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2)周游列国:卫、陈、宋、蔡、楚孔子周游列国路线▲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

4、仓皇逃回鲁国。▲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由于齐人离间,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

5、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6▲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3)献身文教:整理典籍、献身教育事业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开创儒家思想(问题探究):1、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2、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

6、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3、主要内容:(1)礼的思想:礼在孔子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孔子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仁德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3)中庸思想:协调“礼”与“仁”关系,对立因素统一与和谐旧能形成完美的事物。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倒好处。(4)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仁、礼、中庸思想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6/6)的价值目标。应该说中庸思想倡

7、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动乱乃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