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763831
大小: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24
《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2、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十一五”时期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以及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1000到4000美元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
3、又是“矛盾多发期”。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更为紧迫。随着以吃穿用为主的基本生活消费阶段逐渐向小康生活阶段转变,人们对社会保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没有社会保障的群体要求享有社会保障,已经有社会保障的群体要求提高待遇。这对养老、医疗等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利益关系更趋多元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同时公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要求更加强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为此,要着力在构建“五个和谐”提高“四种能力”和落实“三项要求”
4、上下功夫。一、构建五个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安居乐业、全面小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标志,也是和谐稳定社会的基础,劳动保障工作部门赋有重要的责任。(一)构建和谐融洽的创业就业环境,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得到贯彻,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就要求我们千方百计的扩大就业,不遗余力地鼓励创业。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性矛盾。根据有关资料,我国15—64岁人口2015年为8.5亿,201
5、5年将达到9.7亿,2020年将达到9.97亿。预计今后几年,全国新生劳动力供给将达到4650万,城镇现有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14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以上。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明显大于总需求。二是结构性矛盾。随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体制转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释放出大批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上亿农村劳动力将进入城镇;一些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部分资源枯竭的矿山和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大批职工将转岗失业;企业管理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大量冗员需要分流;加入世贸组织,一些行业可
6、能受到冲击,将加剧结构性失业现象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三是素质性矛盾。科技进步、技术更新、新兴产业迅速兴起,部分低素质劳动者不适应需要而失业或难以就业,一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又不能满足需求甚至后继无人。四是经济增速放慢的矛盾。在保持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经济总量扩大,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增长有所减缓,加上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量相应减少。此外,就业观念、职业培训和就业政策等方面也都存在一些问题,对劳动就业的严峻形势,必须高度重视,要采取多种方式切实解决好。第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7、,扩大就业总量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先目标,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举措。第二,统筹兼顾调整改革和扩大就业,拓展就业渠道。要从实际出发,妥善处理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既要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又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发展加工业制造业,又要大力扶持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既要壮大国有经济,又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他们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既要分流冗员,减员增效,又要
8、切实搞好再就业工程,为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既要加强农业基础,又要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第三,鼓励支持创业,广辟就业门路。解决就业问题,是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由政府包办大揽,必须依靠全民共同努力。要在全社会形成喜欢创业的机制,特别是扶持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发展。要切实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