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

ID:624136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7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_第1页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_第2页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_第3页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_第4页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土区人工填土高边坡稳定研究和加固治理设计  摘要:根据黄土区某人工填土高边坡的实际情况及其周边环境,通过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设计采用了钢花管注浆框架加固治理设计方案;其工程应用实例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关键词:人工填土边坡;稳定分析;治理设计中图分类号:U213.1+3文献编识码:A0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开发利用空间不断扩张,由于西部地区大多属于黄土梁峁区,受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的限制,高边坡、大挖方及高填方不可避免,尤其在高填方边坡上部进行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实力和建设时间等影响,新建在回

2、填土边坡地基上的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往往必须对该类型的边坡进行加固治理。根据在黄土区某人工填土高边坡工程实例,在充分分析边坡成因、工程地质条件与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边坡现有的结构条件,采取简捷有效的加固方案进行治理,达到原地处理、安全、经济的目的。1工程概况7延长石油洛川输油末站消防罐边坡位于洛川县交口河镇东北约800m附近,边坡宽20m,斜长79m,坡度34°,坡向330°。因为在建洛川输油末站时,大量的填土堆放在边坡冲沟内,形成了现今的人工填土高边坡,填筑的黄土多为松散黄土,其中坡顶填土深5.0m左右,边坡坡顶线距原

3、坡面坡顶线12.0m左右,由于坡顶无任何支护和排水设施,再加上外部条件(降雨和消防罐体荷载)的共同作用,导致黄土土体的物理性能恶化,土体固结加剧,填土沉降不均匀,坡顶出现的裂缝沿两种土(填土和原状土)边界规则出现。裂缝离消防罐最近距离达60~70cm,消防罐体散水混凝土由于沉降不均匀出现裂缝。坡顶裂缝如不及时治理,雨水会大量沿裂缝下渗,进一步造成土体不均匀沉陷和裂缝的继续发展扩大,进而影响到边坡的稳定,发生边坡塌滑,危及消防罐体的安全。2边坡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地层从新到老主要为第四系素填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主要特性如下:(1)素

4、填土(Q4):褐黄色,以粉质粘土为主,可塑,稍湿,疏松,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偶见砂砾及白灰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2.0~5.0m。(2)马兰黄土(Q3):褐黄、棕黄色,可塑,孔隙发育,见钙质薄膜,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具有湿陷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KPa。7(3)离石黄土(Q2):褐黄、棕黄色,可塑,孔隙较发育,稍有光泽,含多层棕红色古土壤,其下多有钙质结核,有时成层;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具有湿陷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KPa。3边坡裂缝原因分析现场勘察情况:边

5、坡裂缝分布形态主要平行边坡走向,有①、②、③三条主要裂缝(照片1、2、3),展布特征大致与边坡所在的冲沟形态一致,裂缝宽度1.0~2.0cm,局部达到3.0cm。裂缝①走向85°,向左右方向展布,地表可见长度约20.0m;裂缝②走向79°地表长度约10.0m;裂缝③走向59°,向左右方向展布,地表可见长度约30.0m。产生裂缝原因主要是填土不密实所致,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固结沉降,再加受雨水等外界因素影响,土体产生湿陷,产生较大的位移,最终在坡顶形成拉裂缝。在探槽TC01(照片4)勘察中,裂缝面较平直,上下裂缝宽度基本等宽,

6、据此可推测坡顶已有一定的水平位移。坡顶附近新修的排水沟由于不均匀沉降,出现有裂缝。照片1裂缝①照片2裂缝②照片3裂缝③照片4探槽TC01下部裂缝4边坡稳定性评价7根据实地观察,边坡坡面无裂缝分布和“鼓胀”现象,边坡底部现有挡土墙较稳定,无裂缝,可判断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从坡顶观测和勘察分析知,坡顶土体主要是固结沉降为主,并且有一定的水平位移,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边坡坡顶已出现了沉降加推移式滑动的变形状态。如对坡顶不及时治理,过大的变形,将对边坡附近的消防水罐安全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消防水罐失稳。因此,应对其进行加固治理设计

7、[4]。5边坡治理方案比选一般条件下对人工填土边坡采取的治理措施有[5]:(1)开挖清除;(2)卸方,分台阶放坡,坡面绿化;(3)开挖,分层回填强夯或碾压至密实状态;(4)水泥土搅拌桩加固;(5)预应力锚杆格构梁加固;(6)抗滑桩;(7)土体注浆加固提高土体强度。由于受紧邻消防罐体等周边环境限制,(1)、(2)、(3)方案不能实施,下面重点讨论(4)、(5)、(6)、(7)方案。方案1—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水泥土搅拌桩方案设计在坡顶三排Φ500水泥搅拌桩,排距2.0m,横向间距2.0m,桩顶设置50cm×20cm的冠梁,具体方案见图1

8、。7图1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水泥土搅拌桩是加固填土地基比较成熟的方案,它是利用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将松散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土体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水稳性的地基土。由于边坡紧邻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