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57645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6
《让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更有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更有效彭青云为了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探究的有效性,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探究更有针对性。科学教学不要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但也不能高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实际能力,都会使教育适得其反。目前,科学教育中过高估计学生学习潜能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学习碰到困难,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要么停留在低水平的思维上的重复;要么瞎猜一番,一无所获;要么苦思冥想也无法解决……最后还
2、是教师出马,草草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所得有限,对学生提高与发展的帮助有限。例如,在听《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时,许多学生认为声音是物体“动”的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为了得到这个结果,通过“挤牙膏武”的发问得到这个猜测。其实,教师没有必要这样做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声音是物体“动”的结果,引导学生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方案,并开展探究实验活动,在活动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实验的方法、过程、看到的现象,说说物体发出声音时,它是怎么“动”的。在学生感性认识“动”的基础上,引
3、导学生认识这种“动”在科学上叫“振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这里,学生有认知障碍不足为奇,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能不能及时地应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作出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教师要真正认识学生科学学习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使探究更有效。2.动手前先动脑,让探究更有实效性。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提高,既要重视学生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颠倒了关系,他们是想重视
4、动脑,但实际上更重视动手。有些老师在学生探究思路.不清的情况下,甚至连研究伺题都不清的情况下,就匆匆让他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科学探究活动场面热闹,学生探究非常投入。但实质上,这种深究活动目的不明,方法不清,活动无序,探究缺乏科学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想:任何动手活动之前需要先动脑,动脑是为了保证动手顺利进行,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只有让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动手动脑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如果我们能把“动手前先动脑”作为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来培养,那么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5、必将随着习惯的形成而提高。因此,科学学习和其它学科学习一样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探究的顺利展开。我们的大班化教学现状与科学学习。的特点,更需要教师发挥作用,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制订学生科学学习规则,在科学教学中要强化学习习惯教育,并把学习习惯作为学生学习科学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使学生的科学学习“乱”而有序,形散神不散。3.充分选择、利用材料,让探究更充分。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充分保证,科学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学校条件、当地环境资源等
6、情况出发,精心准备探究材料,切忌“多而烂”,应做到“少而精”,真正使科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经历充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听《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教师准备的材料可谓“充足”,但缺乏结构。教师一股脑儿提供皮筋、尺子、试管、有水的水槽、锣鼓、音叉、哨子等材料给学生做探究实验,学生无所适从,又玩这又玩那,锣鼓声、哨子声响成一片,根本听不到皮筋、尺子发出的声音。看上去场面热烈,学生探究积极,事实上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很差。有了充足的材料,教师还要会控制材料。这里可以先提供皮筋、尺子、试管、有水的水槽让学生探究,
7、然后提供锣鼓、音叉、哨子等让学生探究。这样,通过控制材料,可以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集中精力展开探究活动,层层推进,经历探究活动,提高探究效率。4.教学过程贯穿教学评价,让探究更有成就感。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的科学学习,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互相评价与反思,师生互相评价与反思等形式,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科学素养的水平,促进自我发展和全体同学的发展,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快
8、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