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

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

ID:61584336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2

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_第1页
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_第2页
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_第3页
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上第六单元复习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所选几首诗文都在描写自然山水的优秀诗篇,这些诗文中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坚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新课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该课的文言知识

2、,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要注意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并引导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温故知新”。 三、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是知识结构目标: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文言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第二部分是能力培养目标:从课文中学习古人的写作技巧,领会作者在文章里所寄予的情感和思想,使学生得到写作借鉴和思想启示,积累写作素材;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把学习落到实处,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第三部分是情感目标:感受祖国山水的壮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具体

3、设计为以下两个目标:▲1.积累本单元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2.能熟读背诵课文,弄清基本含义,品味精彩语句,培养爱国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积累本单元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与老师要求一致,使整理学案和练习做到全面、准确、规范。 五、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学生完成课前预习,教师批阅,了解预习情况,为展示做准备。2.课前展示在批阅中出错较多的内容。导入:初一咱们学过《〈论语〉十则》,孔子就对复习的重要性有过精辟的阐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

4、新,可以为师矣”,今天,咱们就来复习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主要有哪些课文?(生说,师板书)教学过程:一、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1.积累本单元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2.能熟读背诵课文,弄清基本含义,品味精彩语句,培养爱国情感。二、解读课前预习:师:由于课前预习我已经提前批阅,现在我们只针对完成难度较大的内容加以强调。(生结合课前板书内容进行强调,师加以补充)1.字词:阙(   )    曦(    ) 月   飞漱(   ) 其间   雾凇沆砀 (     )艨艟(    )数百    挐(    )一小舟  如履(  )平地2.古今异义(

5、补充出例句):望:古义:农历十五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今义:向远处看户:古义:门(月色入户)    今义:人家,住户或窗户强:古义:竭力、尽力,文中指痛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勉强3.一词多义(补充出例句):自: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从)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至:至于夏水襄陵(到) 每至晴初霜旦(如果)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到)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共同) 为字共三十有四(一共)观:观潮(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以:以此夸能(凭借,靠)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而) 不以

6、疾也(如)4.词类活用:则玉城雪岭而来(玉:像玉砌的……  雪:像白雪覆盖的……)5.特殊句式:省略句:(两岸)重岩叠障    (我)解衣欲睡  (我们)相与步于中庭       (潮)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而来(师点拨:在翻译时判断句应译成“……是……”的句式,倒装句要恢复成正常语序,省略句要补出省略成分。)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理学案,把前面没有说的问题小组内再互通答案,并整理好。三、巩固复习:1.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主复习课前预习中掌握不扎实的内容,每人选出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文言知识(课文背诵除外),然后班内互相提问,检查其他同学是否

7、掌握。2.班内提问:要求:学生间互相提问,采用抢答的形式,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优先,问题不能重复,各个小组注意记分时间为3分钟。3.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他在《答谢中书书》中是怎样描述人间仙境的?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万物肃杀的冬季,可在南方,冬天却是另一番景象。三峡的冬天是怎样的?西湖的雪景又是什么样?我们没有时间、资金出外旅游,就来欣赏一下眼前的美景。苏轼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以上问题全部采用集体回答的形式)四、课内检测:(略)五、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第六单元的几篇文章,回家后把

8、没有掌握扎实的知识再巩固。期末考试在即,马上各科都要进入复习,在此,我们以苏轼的诗共勉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六、作业:完成课后拓展,下节课交流展示。附:课后拓展:[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