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刍述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刍述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摘要:本文围绕高层建筑结构。主要包括:荷载和地震作用、抗震墙设计、钢和混凝土混合结构以及复杂结构的设计等。一些要在结构设计过程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结构体系;抗震墙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high-risebuildingstructure.Mainlyinclude:loadandearthquakeaction,seismicwalldesign,steelandconcretecompositestructureandcomplexstruc
2、tureofthedesign.Somewanttopayattentiontosomeproblemsinthestructuraldesignprocess,Keywords:high-risebuildingstructure;structure;seismicwall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前言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类型与功能的愈来愈复杂,结构体系的更加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成为结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之所在。1荷载和地震作用8(1)增加了旋转餐厅、擦窗机、直升机平
3、台的有关竖向荷载的规定。(2)高层建筑结构的楼面活荷载、风荷载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2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GB50009将基本风压的重现期由现行规范的30年修改为50年,故本规程规定对一般高层建筑的基本风压应按GB50009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的数值采用,不再乘111的增大系数;对于B级高度高层建筑、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应采用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值。(3)增加了计算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时宜考虑相邻建筑间狭缝效应的影响。(4)规定当房屋高度大于200m时宜进行风洞试验确定其风荷载;对房屋高度大于150
4、m的体型或周围环境复杂的高层建筑宜采用风洞试验确定其风荷载。(5)地震作用的计算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GB50011进行,反应谱曲线适用于结构自振周期不大于610秒、不同阻尼比的建筑结构(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混凝土和钢的混合结构等),反应谱特征周期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给出不同取值。(6)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给出简化计算方法。(87)规定了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与其上部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剪重比)的最小要求,使地震力的计算不致过小。(8)修改了小震作用下弹性动
5、力时程分析的范围和方法,明确了对所选地震波的要求以及时程分析结果的使用方法。2结构选型对于高层结构2.1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建规”)(8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规”)(JGJ3-2002)的要求结合该工程的建筑平面(东西沿轴线方向L=61.50m,南北沿轴线方向长B=24
6、.40m),高宽比为3.56小于5,满足规范要求(高层建筑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宏观控制);因建筑平面布置突出部分的尺寸过大(l/B=0.55>0.3)属结构平面不规则建筑;因建筑平面L=6.15m,超过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45m要求,属超长结构。基于以上特点,因建筑功能要求,建筑平面不能设缝,可采取设后浇带及屋面及屋面以下三层加强板配筋方式解决结构平面超长问题;至于平面不规则问题在及时与抗震审查机构沟通的情况下,因建筑功能的需要,且属一般不规则,可在结构薄弱处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来解决平面不规则的问题。2.
7、2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结合本工程(属A级高度建筑),建筑高度87.0m,大于80m,故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且按规范要求,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2.3嵌固端的设置问题高层建筑在进行结构计算分析之前,必须首先确定结构嵌固端所在的位置。嵌固端的正确选取是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假定,它不仅关系到结构中某些构件内力分配的准确性,而且还影响结构产生侧移的真实性,以及结构局部的经济性。因选择基础底板作为结构嵌固端,可以充分利用基础的“无限刚”的假定,也为首层楼面的灵活
8、选型创造条件:即使是首层楼面留有大孔洞,或选用无梁楼盖结构,都不影响结构计算的准确性。2.4电算结果正确性的判断>5.1.16条及《抗规》3.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