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

ID:595142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_第1页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_第2页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_第3页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_第4页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和大学生创新活动  [摘要]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大学校园正涌现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浪潮。针对创新活动中暴露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的缺失,作为创新型指导教师,如何针对问题,认真指导、积极参与并和学生有效互动显得至关重要。[关键词]指导教师有效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209-01引语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本质是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把教师和大学生紧

2、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基于课题和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与创新性实验,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师生的互动作用影响着整个创新项目的进展甚至结果。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还处于不完备阶段,研究能力比较薄弱,学术视野有待拓宽,指导教师的引导和推动显得尤为重要。[1]一、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现状5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支持下,一大批优秀大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融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中,形势喜人,成果相当可观。但也暴露出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缺失。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大学生缺乏强烈的创

3、新精神在动员学生参加创新活动时,发现多数学生对参与创新活动没有热情,表现出对于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动力。(二)创新思维能力不强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书本理论知识,提倡稳扎稳打,积累丰富的知识,在这样的教育方法和训练下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善于考试,但难以自主创新。[2](三)创新活动不能持之以恒大部分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缺乏长久坚持的意志品质。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使创新活动不能持续下去。(四)对创新活动较少验证大部分学生在获得初步的创新结果后,很少在实践中继续加以整理、完善和论证,只是简单地以完成任务的形式结束工作。二、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参与大学生创

4、新活动(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5首先,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首要环节。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从而产生创新的欲望。要鼓励大学生主动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积极利用校内各种硬软件资源,如图书馆等,这些资源通常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的关键是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情景,如果出现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进行探索的情景,对学生就具有强劲的吸引力,他们的探索热情就能够被激发。(二)要善于诱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方式要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尽可能得到表现和发挥,指导教

5、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保持他们应有的好奇心;要帮助他们在创新活动中注意发现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人在发散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让他们理解创新活动中的多解、多变性。(三)要积极与学生互动5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戴维斯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与学生在方式方法上互动,以便他们获得新信息,锻炼新的能力,重新组织并扩充已有知识”[3]。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积极推行启发式、探讨式、鼓励式的指导,做大学生在科研道路上的第一位向导。(四

6、)做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者和呵护者做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者和呵护者,指导教师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掌握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是有效创新活动的前提,也是创新活动追求的结果。其次,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再次,必须能够进行创造性设计。学生创新的潜能,往往会受到创新成果的不理想而被磨灭。在学生创新活动中,如果暂时还不能出成果,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辅导,发现他们在创新活动中的优点和创意,及时给予鼓励。三、结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意义。指导教师应按照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设计指导方案,在与学生的各种

7、互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创新和合作精神,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教师,在学生创新活动大潮以及创新教育呼声越来越高的信息社会里,认真指导、积极参与,并和学生有效互动显得至关重要。【参考文献】5[1]郑家茂,张胤.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98-102.[2]房欲飞,周洪林.杨振宁教育思想浅谈[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3):77-80.[3]巴巴拉.G.戴维斯,严慧仙.教学方法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XI.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