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72842
大小:294.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9-22
《怎样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补充)一、语文教学目标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1.认知领域认知领域目标五个层级: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欣赏评价。1)认知字词识记;汉语知识;文章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及文化常识等。2)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言文翻译;复述;举例说明等。3)分析综合指出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出各种表达方式;区别不同文体和不同文学样式;说明写作方法的特点;说明写作意图,概括中心思想;提出疑问等。4)运用构造句子;用有关知识解释说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己读懂课外书籍;缩写、扩写、续写、改写;运用已学知识独立作文等。
2、5)欣赏评价阅读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等。2.情感领域教学中情感领域的目标设计比较抽象,往往都是“培养……感情”之类,教学实践中很难操作,相对认知领域来说不是很明晰,但仍可如下描述:1)接受能欣赏名言佳句,对文章所阐述的思想有同感;阅读中能进入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有进一步体验的愿望;能按教师的要求口头或书面答问等。2)反应能说出从文章中获得美(哲理美、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等)的体验;能产生阅读共鸣;朗读能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能模仿情节中角色的言行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说话、演讲注意表情和语气,有感染力等。3)
3、价值倾向对课文所描述对象的正误、是非、美丑能鉴别;对课文所显示的真善美能产生某种价值感和认同感;能看出作文中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假恶丑的反感等。4)品格形成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课文作出某种情感反应;能把课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内化为生活偶像,能把课文中的某个哲理内化为生活的准则;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写作中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3.技能领域查字典、书写、朗读、默读、口语交际等。查字典:能熟练地使用字典,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书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读准轻重、快慢、语
4、调与语气。默读: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口语交际: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能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二、教学目标设置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谈骨气》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和句子。(副目标)2.找出本文的论点和论据,并能说出本文运用论据的特点。
5、(主目标或基本目标)3.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阐述这一观点。(情感目标)副目标,它是基础,是学习本文的最低目标。目标3是情感领域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硬贴上去的,而是在读课文中,在学习语文中获得的。《变色龙》主干目标“用一句话写出奥楚洛夫的思想性格”可以通过两个分支目标达成:“①奥楚洛夫对狗咬人一案是如何审理的?”“②奥楚洛夫的几度变色是围绕什么进行的?”三、把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2.编写意图(年级要求、单元要求)(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单元目标A.在单元提示中领会单元目标B.结合同一单元文章领会单元目标(2)仔细阅读课文,明确教学目标
6、;教材编写者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的提示主要体现在文前提示与课后练习中。3.文本特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课文写节日风俗,讲民间艺人轶事,述街头商贩吆喝。展现了风格各异的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对前三篇课文,结合各课的特点,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云南的歌会》从民俗艺术的角度,解读文化内涵,读风貌,读风情;《端午的鸭蛋》从节日风俗的一隅,诠释文化情怀,品语言,看文化;《吆喝》从市井风情的一角,看文化精神,读民生,读境界。引导学生透过民俗文化形式体味其中的文化精髓,引领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4.学生需求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新课标作了明确要求,重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浅显文言文的过
7、程,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文字浅显的传统精品篇目,如《论语十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可以让学生整篇背下来,至于《山市》《童趣》,难度较大,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背,大部分学生读熟即可。文言语法方面,例如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新课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初中阶段不要求过多涉及,学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即可,教师不能像对高中学生那样对词法、句法作过高要求。《地下森林断想》①一般学生能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并能用这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