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96796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0
《抛丸工艺的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抛丸工艺的管理2009/4/10/09:49来源:中国涂装网1上件(挂件) a.纵梁抛丸线上件 纵梁上件采用天车吊运,一次4根,尾端朝前放在上料架上,人工摆放。具体要求如下。 ·纵梁外表面朝上,防止纵梁积水和积丸。 ·纵梁和辊道垂直(纵梁和纵梁之间平行),防止纵梁运行时走偏和卡件。 ·纵梁和纵梁之间间距≥100mm,防止纵梁翼面清洗抛丸不净。 b.横梁抛丸线挂件 每个挂具挂件后的最大高度≤1400mm,挂具在宽度方向呈圆形,挂件后其直径应控制在Φ800mm以内,严
2、禁超过Φ900mm。具体要求如下。 ·挂具设计要求在宽度方向装挂为单数,以保证丸粒通过2个工件之间的间隙抛到对面工件的内侧;挂具在高度上可以根据零件规格采用多层设计,我们采用2~3层挂具;挂具每层挂钩的多少以挂满工件不超宽为宜,根据我公司零件的规格采用的是5钩、7钩挂具2种;在主钩侧面可以增加副钩,用于装挂小件。 ·装挂时尽量采用套挂,即在不超过最大通过尺寸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挂,工件之间间距大于30mm即可。如上排挂大件,可在下排挂中件或小件。 ·挂具维护。由于挂具是易损件,随着抛丸处理
3、的进行其磨损会日益增加,因此装挂前应检查挂具,发现变形或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维修工应进行周点检,发现变形或磨损严重应及时维修,确保不发生掉件现象。 2脱脂 脱脂的目的是为了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带油污的工件抛丸后将粘有抛丸的灰尘形成油泥,影响涂装质量,同时油污将堵塞除尘过滤,导致降低过滤的使用寿命,严重时将堵塞除尘设备,导致除尘设备报废。 卡车厂抛丸线的脱脂采用带有加热的喷射式处理系统,工艺要求:温度为40~70℃;槽液浓度为1~5点。 生产时应及时调整以确保达到工艺要求的范围。 横
4、梁抛丸线还应控制喷射压力在0.2~0.4MPa范围内,过低易清洗不净,过高易将工件从挂具上击落。 清理与维护:脱脂槽每周换水1次,并彻底清理沉渣;过滤网每2h清洗1次;喷嘴每天调整1次,要求方向准确,不堵塞;每月清洗2次管路。 3水洗 水洗设备与脱脂相似,也是采用带有加热的喷射式处理系统,但只控制温度(40~70℃),不需要控制浓度,其他管理同脱脂。 4沥水 纵梁抛丸线是采用压缩空气吹水的强制沥水,而横梁抛丸线采用的是旋转的离心沥水,都是自动控制。其要求是能把工件表面的浮水基
5、本沥净,用来减轻烘干的压力,节约能源。 5烘干 烘干温度要求70~120℃,确保烘净工件表面的残水。沥水、烘干的管理重点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水分。带水的工件进入抛丸机,比带油产生的后果更为严重。首先,带水工件抛丸后,极易产生锈蚀,影响涂层质量;其次,水进入抛丸机可以导致钢丸、抛丸产生的灰尘生锈并结块,造成抛丸机丸粒输送系统和除尘系统堵塞,严重时导致两系统报废。所以,生产时必须保证去除工件表面的水分。 6抛丸 抛丸是全线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钢丸抛向钢铁表面来达到除锈目的。抛丸
6、机的主体是抛丸器,卡车厂的2条抛丸线各有8台抛丸器;抛丸机带有能将丸粒进行自动分选净化的丸粒输送装置和除尘装置。抛丸工艺的管理应着重如下几个方面。 a.丸粒的选择 丸粒按材质划分,有石英砂、钢丸等。石英砂虽然价格低,但易碎导致产生大量粉尘,不适应流水线生产,主要用于手工喷丸处理。钢丸虽然价格高,但使用寿命长且粉尘量小,适用于流水线生产。钢丸按材质又分为铸铁丸、铸钢丸、合金钢丸、不锈钢丸等。铸铁丸虽然价格低,但使用寿命短,性价比低,逐步被淘汰;铸钢丸及合金钢丸价格适中,其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被
7、广泛应用于抛丸工艺;不锈钢丸等价格昂贵的丸粒,只是用于特殊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抛丸处理。 各生产厂家按丸粒技术标准生产的产品稍有不同,在检查合格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低、使用寿命长的产品,即性价比高的产品。丸粒选择的另一个项目是丸粒粒度。粒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清理速度和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在同等条件下,粒度越大清理速度越快、粗糙度越大、使用寿命越短,因此选择粒度小的好,但粒度太小则降低清理速度,满足不了生产节拍的需要,故应选择满足工艺要求的最小粒度。卡车厂现采用铸钢丸,根据工艺试验粒度采用Φ1.0~1.2mm。
8、 b.抛丸工艺的管理 工艺管理从工艺调试开始,经过试生产验证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之后按新的参数控制管理,确保其贯彻执行。 ·投料。抛丸线设备调试完成后,便开始工艺调试。首次投料4~5t,在投入4t后,将丸粒输送管路控制阀门调到最大,开动设备继续投料,当抛丸器电流基本不变时,表示丸粒投满,停止投料。 ·抛丸器的调整。投料后,开始工艺调试。将准备好的工件进行抛丸处理,根据工件表面处理的情况,稍微调整抛丸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