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doc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doc

ID:56316746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1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谈起内容摘要: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理论和课标精神要求我们注重入题的问题情景创设,激发学习的兴趣;关注过程的有效实施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处理好知识获取的桥梁与媒介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激发兴趣关注过程处理好关系落实创生《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2、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教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教师必须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营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还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下面就以新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来为例谈谈我的感受。展示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可能超过珠穆朗玛峰。你相信吗?一、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一问题多角度阐释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1、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因此,就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当问题提出后几乎全班同学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怎么可能呢,真是异想天开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

4、,认真思考,主动的探索未知领域。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例如我组织学生做折叠活动,验证大家的猜想经过折叠、找规律发现,折叠到20次时高度达104.8576米,约35层楼高。叠到30次时高度竟然是107374.1824米,是珠穆朗玛峰的12倍。触目惊心的高度剧增引发了学生心灵的强烈震荡,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3.从引发学习行为来说,在我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发现纸的层数变化特点规律,并给出结论。这使学生们兴趣倍增,人人跃跃欲试。学生们尝到了“发现”乐趣,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听课老师的评课也给了足够的肯定)二、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知识,学会学习,学会

5、创造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放开”的特点,只有在放开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我的做法是:学生由前面四个较小的数据的运算特点发现运算规律,留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质疑的时间;从而得出折纸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底数及指数做不同变换,最终得出一般规律及乘方的概念,也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感受和理解新知。一、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折纸操作实现了抽象向具体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发展,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通过具体化的过程降低了数学知识的研究难度,拓展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泛程度,

6、为全体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创造了自由的时空空间。  1、让学生多观察a×a×a…a×a=ann个2×2×2…2×2×2=23030个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公式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例如,由类比得到所起的重大作用。  2、让学生多思考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学习新、生内容,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

7、思维的培养。例如,230的获得过程就是通过诱思思考2的指数变化同纸的折叠次数间有何联系?所发现的重大突破。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3、让学生多讨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的质疑、设问、怎样的引导讨论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例如,在处理乘方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先说个瞎话“爸爸的儿子就是儿子的爸爸”,这是个极为荒谬的事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这要比直接问学生“(-2)2与-22;-34与(-3)4所表达的含义、结果相同吗?”强的多。通过讨论,促进双边关系,使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和见解的机会。二、落实在教学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