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

ID:5617966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_第1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_第2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_第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_第4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5例TIA患者,将患者分为非脑梗死组119例,脑梗死组46例,均为TIA发展至脑梗死的患者,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性别、TIA累及的脑血管系统、是否吸烟及长期大量饮酒、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TIA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血清各项指标(TG、TCH、HDL、LDL、FIB)。结果(1)TIA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的性别、TIA累及的脑血管系统、

2、吸烟、长期大量饮酒、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患者所占比例与非脑梗死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组患者的发作频率高于非脑梗死组,而发作持续时间长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率高、TG、LDL及FIB水平升高均为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提高重视程度,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关键词]脑缺血;脑梗死;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09-0008-03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临床

3、常见的一种疾病,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24h内完全恢复的反复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1],每次发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多为1min,高于1h者较少,虽然TIA具有较短的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但是仍然是脑梗死的高度警报信号,发展成脑梗死的几率较大[2]。有报道表明,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约有半数的患者存在TIA史[3]。笔者收集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5例TI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期对TIA发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

4、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65例TIA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本次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疾病诊断均参照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将CT或MRI检查后存在与症状相符有责任灶的患者排除出研究范围。将患者分为非梗死组119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46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9.2±10.1)岁,病程0.6h~107d,平均病程(2.2±0.4)d。合并的疾病种类分别为冠心病21例、高血压5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房颤5例、糖尿病36例;梗死组46例,均为

5、TIA发展至脑梗死的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31~78岁,平均(58.6±9.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两组患者首次发作、1个月及3个月的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内容涉及(1)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包括性别、TIA累及的脑血管系统、是否吸烟及长期大量饮酒、是否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2)TIA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3)血清各项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纤

6、维蛋白原(FIB)。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P0.05)。2.2两组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表2表明,脑梗死组患者的发作频率高于非脑梗死组,而发作持续时间长于非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两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比较(x±s)3讨论7TIA属于症状较轻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以反复发作性、可逆性及短暂性为主要的临床特点,进展为脑梗死的几率较高,因此,在脑梗死的

7、发生中TIA为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5]。TIA反复发作可能为没有及时纠正患者持续存在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者是产生微栓子的病灶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栓子的大小、血流动力学障碍处于何种程度及侧支循环状况等均可以通过TIA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发作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来体现[6-7]。发生脑梗死转化的危险性随着TIA发作次数的增多及每次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脑动脉粥样硬化为脑梗死的病理基础,陈旧性脑梗死可以从侧面反映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大部分情况存在血管狭窄及动脉斑块,如果没有消除脑动脉硬化则会加大重新生成脑梗死病灶的可能性[8]。研究

8、表明,多种危险因素均会对患者TIA后导致脑梗死造成重要的影响,并且椎-基底动脉系统在所有TIA累及的脑血管系统中进展为脑梗死率最高,并且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发生TIA后至脑梗死发生的时间不同危险性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TIA后至发生脑梗死的时间在2d以内、30d以内、90d内的患者的危险性分别为5%、9.2%、10.5%[9-11]。7  本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