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

ID:56030024

大小:400.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_第1页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_第2页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_第3页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_第4页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楢山节考》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3期日本问题研究场,.28No.3第28卷(总第172期)JapaneseResearchJun.2Ol4“弃老”风俗在中日文学中的表现及成因以《爸爸爸》与《槽山节考》为例李珂玮L(1.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9;2.大连大学师范学院,辽宁大连116622)摘要:“弃老”是中日两国共有的古老风俗,尽管与”敬老”的传统相悖,但确是两国漫长的农业文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日本小说《槽山节考》与中国小说《爸爸爸》中关于”弃老”的故事均能在中日民间传说中找到故事原型。”弃老”风俗中,老人或是被家庭遗

2、弃,或是为了家庭、种群的存续和繁衍主动放弃生命,这反映了家庭养老能力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弱不禁风。通过对故事原型以及小说文本的分析,分别从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挖掘”弃老”现象的深层原因,其根源在于物资匮乏和粮食短缺,此外还受制于村落共同体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等因素。中日同为东亚国家,目前又是人口老龄化颇为严重的国家,探讨”弃老”风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关键词:“弃老”;原型;原因;启示中图分类号:I3厂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4)03—0075—06所谓“弃老”,就是以牺牲老人的生

3、命为代考》为例,就中日两国之间的“弃老”风俗在中价换取青壮年生存保障,也即“贵壮贱老”。日文学中的诸种表现作一比较考察,进而探讨其“弃老”泯灭了人性与良知,在当代社会是违反现代启示意义。法律、违背伦理纲常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与社会共同体的谴责,但是在很多民族的历史文化中一、中日文化史中的“弃老”故事原型“弃老”是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如北美洲爱斯基摩老人被劝告躺在雪地里等死,或者被孩子扔印度佛经《杂宝藏经》之《弃老国缘》中有到大海里溺死;非洲原始部落的老人被子女抬到这样的故事:过去有一“弃老国”,国家法律规一棵老树上,点燃篝火

4、烟薰,使其从高树上栽下定驱弃老人,有一大臣非常孝顺,在地下挖掘密来结束生命。“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室供养父亲。后来儿子借父亲的智慧回答了天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神的问题,拯救了国家,国王最终收回了弃老法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就令。学者们普遍认为,该故事是流行于东亚各国中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贵壮贱老’习的“弃老型”故事的原型,这篇故事通过汉译佛俗圈在中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从地经约在公元5世纪就传播到中国,也是中国关于域上看,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北及黑龙江“弃老”

5、的故事传说的最早文献记载。以北,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中国“弃老”故事流传的形式包括书面记载这种习俗”D]o拙文拟以《爸爸爸》与《槽山节和世代口耳相传,尽管细节略有出入,但故事梗收稿日期:20l3--12—05作者简介:李珂玮(1979一),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大连大学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日现当代文学研究。-75日本问题研究2014年第3期概基本一致:古时候有一种野蛮风俗,或者某个粮食的匮乏,年满60岁(或为70岁)的老人要被朝廷下令,凡超过60岁的老人一律要处死。处死儿子背到深山里,让

6、其自然饿死、冻死,或者被老人的方式或者被塞人墙内窒息而死,或者被活野兽吃掉,以便为家庭节约粮食。关于最终如何埋,或者被送进“自死窑”或地下墓穴受冻挨饿废弃“弃老令”,El本故事和印度佛经中的《弃而死;也有老人被丢弃在山野间,被饿死或被野老国》故事也近似一致。在日本名著《姥山》中兽吃掉。还有些极端的手段,如摔死、堵嘴窒息将故事的背景置于16世纪后期日本的战国时代,而死、杀死待客等。这种形式的死亡被称作“花国家内忧外患、粮食短缺,于是被迫下达“弃老甲葬”或“六十还仓”,俗语中常把老人去世称令”。有一位名叫El吉丸的男子冒着生命危

7、险,为“上山”,根本上源于将老人送到山野等死的将年迈的母亲藏于家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日“弃老”风俗。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停留在民间传吉丸凭着老母亲的智慧为国家解决了难题,从此说故事层面,而且在考古学方面也确有发掘。“弃老令”被解除了。“近年来,湖北省武当山周边部分村落,发现了大量掩藏于灌木草丛中的洞窑。这些洞窑是古代二、中日文学对“弃老”风俗的再现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的,让他们自然饿死,称为寄死窑,也称己死窑”【。“寄死窑”“弃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文以一个人躺下的长度为长,以一个人坐下来的高学创作的主题之一。

8、中日关于“弃老”主题的故度为高,是提前结束生命的空间。超过60岁的老事和民间传说比比皆是,在中日现当代小说中也人有的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主动到窑里等死,有有很多再现这一原始风俗的作品。中国“寻根”的迫于朝廷的命令被送到“寄死窑”。人窑后,作家韩少功的代表作《爸爸爸》虽不以“弃老”第一天亲属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