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

ID:558678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19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_第1页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_第2页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_第3页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_第4页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方剂相关知识点《神农本草经》:西汉到东汉,不晚于二世纪,最早药学专著,载365种药,分上、中、下品。《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锦,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种,按玉石、草木、虫类等自然属性分七类,并结合三品。《新修本草》(即《唐本草》):唐朝李责、苏敬,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图文并茂开先河。《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500余,药后附方剂,集宋以前之大成。《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载药1892种,新增374种,集16世纪前之大成。《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716种,清代最有价值。《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

2、会:1999年,2400万字,34卷,收入中医药物8980味,是迄今为止所收药物种类最多的一部本草专著,代表了我国当代中医药研究最高和最新水平。  最后完成的“民族药卷”部分共计567万字,分为“藏药卷”、“蒙药卷”、“维吾尔药卷”和“傣药卷”4卷,分别收载临床上常用、疗效确切的民族传统药材396味、422味、423味和400味,并配置插图。甘草反甘遂、大戢、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栝楼、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伤寒杂病论》:

3、方314首,“方书之祖”。《千金要方》:5300余首,《千金翼方》:2000余首。王焘《外台秘要》6000余首。宋官修《太平圣惠方》:16834首。《圣济总录》:近20000首。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88首,第一部政府编制的药典。明代朱橚《普济方》:61739首,最大的方书。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20首,首个剖析组方原理的方论著作。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风寒表虚)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微渴。(风寒湿兼里热)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

4、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外感咳嗽,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柴葛解肌汤:表寒未解,入里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甘芍桔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无力。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阴虚外感--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

5、。--寒积腹痛--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温脾汤:寒积腹痛--便秘腹痛,手足不温,畏寒喜热,苔白脉沉弦。温脾汤,大附当,芒草参干姜,攻寒补脾阳。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茯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参枣草。--平调寒热,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生姜泻心汤:上方干姜减二两,加生姜四两。--和胃消痞,宣散水气--水热互结痞证:心下痞硬,干咦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重甘草量,三两变四两以调中补虚。--和胃补中,降逆消痞。--胃气虚弱,寒热互结:下利日数十行,

6、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竹叶石膏汤:白虎汤去知母,加半夏、竹叶、人参、麦冬。--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热证余热未清,气津两伤。清营汤--热入营分犀角地黄汤--热入血分:各种出血,斑疹紫黑,神昏谵语。水牛角、生地、丹皮、白芍。黄连解毒汤:三黄、栀子。--三焦火毒热盛:大热烦扰,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凉膈散--上中二焦火热: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普济消毒饮--大头瘟。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篮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薄荷僵蚕为末咀。仙方活命当归芍乳香没药,花花(金银花,天花

7、粉)穿山浙贝白草陈皂角。--痈疮肿毒初起。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君柴胡、黄芩、栀子--清热燥湿;车前、木通、泽泻--导湿热下行,防滋腻太过;生地、当归--养阴补血,防渗利太过;甘草--调和。导赤散:生地、木通、生甘草。--心经火热,或下移小肠。左金丸:黄连、吴茱萸。--肝火犯胃。泻白(肺)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小儿肺热咳喘。苇茎汤:苇茎、苡仁、瓜瓣、桃仁。--肺痈。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用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玉女煎:石膏、熟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