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5140
大小:3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18
《2013届高考历史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届高考历史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学案第21时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全会的主要内容;②
2、全会的意义。2.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对外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浦东;⑤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四大与十五大。对应学生用书P1112013届高考历史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学案第21时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
3、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全会的主要内容;②全会的意义。2.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对外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浦东;⑤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四大与十五
4、大。对应学生用书P1112013届高考历史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学案第21时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
5、会:①全会的主要内容;②全会的意义。2.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对外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浦东;⑤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四大与十五大。对应学生用书P1112013届高考历史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学案第21时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
6、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全会的主要内容;②全会的意义。2.经济体制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对外开放:①创办经济特区;②开放沿海城市;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开发浦东;⑤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邓小平南方
7、谈话;②中共十四大与十五大。对应学生用书P111,伟大的历史转折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决策。(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4)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3.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
8、,“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两次转折、两次起点”巧记速记,改革与开放1对内改革(1)农村背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过程①开端: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②推广: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