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46672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3
《语文(心得)之回归语文本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论文之回归语文本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语文本色,让语文走在语文路上。 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了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但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如:把《小壁虎借尾巴》上成科学课,《秋天》上成艺术课,《钱学森》一课上成品德课。语文到底姓什么?只有一个答案:语文课姓
2、语。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各种方式、各门学科都有可以借鉴,但一定要达到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姓“语”,文本不能缺席,应记住,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学生学语文、讲语文、写语文、用语文,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发展的课,这就是语文的本色,本色的语文,怎样回归语文本色,让语文走在语文的路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课,突出本色语文,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1、“读”占鳌头
3、首先书面语言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积累是对母语最好的学习。其次,惟有多读,才能充分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思想的碰撞,最后要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潜心会文的读书习惯。由此可见,语文课上思维训练,分析表达都要用“读”和“品”统领,整个阅读教学过程都应是从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的。以读带说,以读带训,以读带练,以读带写,注意要以“读”为轴心,来统领覆盖课堂教学,要在不断的读中达到“以读促理解,又以理解促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正所谓“以读
4、促思,读中悟情”。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安排读?提倡说到哪,就读到哪,读到哪,就指导到哪,指导到哪,就再读到哪。很通俗,很好操作,很有效果(当然不是机械的操作了),这样做了,就把理解、感悟与读书融为一体了,师生的情感随着加深了。 2、注重识字教学,扎扎实实 学生生平第一次学习这个生字的时候就一定得夯实读音和字形,此时正确了,一辈子都不会错,此时没弄清,一辈子后患无穷,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力量。《有感受于一屋子大学生写不出“钥匙”二字》正好说明了这点。这也是平时学生作业中为什么写错别字的现象普遍,为什么反复纠错屡教不改的原因。课堂教学中如何进
5、行识字教学呢?把生字新词的教学巧妙地与理解内容揉合到一起,采取多种识字方法,如:形象记忆法、歌谣记忆法、字理记忆法等,可以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3 、注重词语教学,扎扎实实 不管是平常课还是公开课,都需要注重生字、词语的书写和造句的教学,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难点,这种朴实、扎实、平实的教风是值得提倡的。如:我校颜老师在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就点拨启发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晶莹剔透”、“渺小”、“易碎”、“精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学习课文。如: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宇宙与地球,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渺小。 4、注重品味语言,扎扎实实
6、 怎样品进语言文字中去:读是关键。教师要善于抓重点内容,精彩文段、抓修辞、抓句式、抓用词的精妙,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从而知其味,得其趣,司其神,达到心灵的震颤。 5、注重阅读教学的“四性”,扎扎实实 阅读教学的“四性”指的是目的性、层次性、整体性和指导性。阅读教学的“整体——部分——整体”是最基本的阅读教学原则,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采用的办法是先初读课文,感知整体,交流初步感受,并可提出困惑与问题;再深读课文,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沉浸其中,把握文章主旨,感悟
7、做人之道,同时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内容的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精典之处),并积累语言;接下来,走出文本,思考受到的启发,揣摩文章的写法;最后适度拓展,如:开展相关阅读、进行灵活多样的小练笔。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可曾说过:“我的教育是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一个学生,又尽可能多的要求每一个学生。”可见,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指导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又要适时的对学生加以指导。二、解读文本和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没有自己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又怎能参与学生对话,怎能成为教学中的首席,指导者和
8、点拨者。因此,课前教师应充分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精心设置教学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