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15019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特发性与继发性短QT综合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特发性与继发性短QT综合征 摘要:恶性心律失常与心室异常复极密切相关。QT间期是反映心室复极的重要指标。临床对长QT综合征的研究较为深入,但QT间期缩短预后不良的意义却被长期忽视。短QT综合征患者有较高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脏骤停是SQTS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就特发性SQTS和继发性SQT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短QT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猝死;QT间期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409。③QTc间期≤320ms。继发性SQTS心电图诊
2、断标准①QT间期+外流之间失去平衡,动作电位间期缩短。由于QT间期缩短,心室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可发生各种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 2继发性SQTS及发病原因 2.1继发性SOTS 2003年,方炳森等首次报道了5例危重症者出现MA伴有明显的QT间期缩短。随后,邢海华等也报道了危重症患者死亡前出现了明显的QT间期缩短现象。心脏缺血再灌注预处理研究中,实验猪死亡组较存活组QT间期明显缩短,阮磊等将pinacidil灌流家兔楔形心肌模拟QT间期缩短,经程序性刺激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为80%。大约一半心衰患
3、者死亡是猝死,而猝死的最可能原因是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速或室扑,而心衰患者血清可以使HEK293细胞IKr强度增加。因此,认为继发QT间期缩短与MA和死亡相关。 2.2继发性SQTS的发病原因 继发性SQTS是一种获得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由后天病因所致QT间期缩短,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常见病因和诱因有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低温、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变异型心绞痛等。去除诱因后可使QT间期恢复正常。 2.2.1洋地黄中毒洋地黄类药物是选择性地与心肌细胞膜Na+
4、-K+-ATP酶结合而抑制该酶活性,促进ICa-L内流和Ik外流,使动作电位2相缩短以至消失,且可减少3相坡度。同时,在中毒剂量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亦促进了QT间期的缩短。 2.2.2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高钙血症可使细胞膜外的Ca2+内流增快、同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高,K+外流加速,导致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相、3相时程和QT间期缩短。如高血钙危象时,可出现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在轻度血钾增高时,T波基底变窄,QT间期缩短。其发生机制可能为高血钾时,心肌细胞对K+通透性增加,使3相复
5、极加速而致动作电位时限和QT间期缩短。重度高血钾时,常引起多种心律失常,甚至致全心停搏或心室颤动。酸中毒时H+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内K+外流加速,如缺血、缺氧、酸中毒造成心肌细胞膜损伤时,Ca2+大量内流,造成类高钙血症样心电图表现,也可表现为QT间期缩短。 2.2.3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和变异型心绞痛致SQTS常引起ST段抬高和T波高耸,甚可形成单相曲线,偶尔可出现QT间期缩短。其可能机制为心室肌急性缺血、缺氧、损伤后,Ca2+内流增加,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缩短或消失,3相快速复极提前。有时可使动作电
6、位时程缩短60%~80%。急性心肌梗死性猝死60%发生在起病后1h内,其中绝大多数与超急性期诱发的心室颤动相关。危重患者常常存在缺血、缺氧、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心肌损伤,容易出现QT间期缩短的变化。研究显示,患者死亡前24h虽多数未达继发性SQTS诊断标准,但QT间期及QTc间期均已较入院时明显缩短。危重症者如进展至SQTS诊断标准时,往往病情较难逆转,自初发QT间期缩短后数分钟至24h发生死亡。继发性SQTS可能是患者电衰竭的标志,甚至是患者临终心电图表现之一。因此,应积极进行早期干预,避免进展
7、至SQTS阶段。 2.2.4低温致SQTS低温时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降低,细胞内Ca2+泵和肌浆网对Ca2+的摄取能力下降、Na+-K+交换受限和Na2+-Ca2+交换增加,引起细胞内Ca2+积聚和细胞膜内电位升高,导致2相复极异常。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高,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2.2.5药物部分药物可引起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改变,导致心肌复极电流异常。长期以来在新药上市的监测内容中,QT间期缩短一直未纳入监测范围。药物引起的42例QT间期缩短患者,35
8、例发生心律失常,其中7例发作室颤,5例发作CA,3例合并多源性室速。现药物诱发的QT间期缩短被建议纳入新药上市的监测内容。 QT间期缩短与MA和死亡相关。不论特发性SQTS还是继发性SQTS,均应引起临床重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