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学困生心理辅导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困生心理辅导之我见关于学困生,当前有两个主流概念,一个是学习障碍的学生,一个是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习障碍生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在学习方面有显著的困难。学业不良的学生指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本文学困生指个体的智力正常,侧重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较多表现为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缺乏学习主动性,成绩起伏不定且具有下降趋势;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感到厌恶,产生对抗心理;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严重不足,贪玩。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1、家庭因素:有些家长由于素质不高,教育方法、管教方式、教育思想都存在偏
2、差。平时不关心,回家后当看到子女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或对其冷眼相加,或对其棍棒教育,导致学生厌学。某些家长在价值取向也会深刻地影响着这类学生。有些家长受到“知识无用论”的思想影响,认为读书再多也不如将来打工、经商实惠,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这类学生家长不懂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注意身教重于严教的力量,任凭其个性自由发展,这也是造成学生向学困生转变的重要原因。2、学校因素:传统的教师家长制的作风,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另外,由于传统的评价机制,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
3、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老师严厉的批评,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有色眼镜下成了“学困生”。3、社会因素:当前部分不良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有些同学流连于游戏厅、网吧等消遣场所;有些同学在假期或周末的时候,缺少家长的监护,与社会不良青年混到了一起。这些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小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和教唆力,从而导致学习困难,成绩落后。这些来自社会的外部因素,会使学生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弃学。4、自身因素: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a、逆反心理。由于成绩不
4、好,又不能获得大家的好评,索性表现的与众不同求得大家的关注。b、过于情绪化。家人的过分溺爱,导致了自己喜怒无常。c、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二、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对策思考1、尊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即志向,志向远大恒久是学有成效的前提。俗话说:“人各有志。”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志向,不要以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要强迫学生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更不要拿教师自己的志向去要求学生。为此,教师应把握他们各自的志向,在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2、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苦学、厌学为乐学、好
5、学。一般来说,学生总有相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对某些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教师须以尊重学生的某些学习兴趣为基础,抓住这些“闪光点”,逐渐培养起他们更为广泛的、稳定的、直接的兴趣。惟其如此,才能把学生逐渐引入“求知的殿堂”,获得高质量的全面发展。3、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受有关知识制约,大脑中已有有关知识制约着认知的质量。这里的已有知识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学习对象的背景知识积累,它从起点方面制约着认知活动;二是有关学习的元认知过程和相应的学习策略的经验知识,它从策略方面制约着认知活动的质量。如今的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是教师对
6、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知之甚少,于是该教给学生的东西没有教,而不用教给学生的则不厌其烦地反复地教,结果造成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越学越乏味,以至于失去学习信心。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地“备学生”,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4、教师应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作法是合理安排课堂提问,多关注、多提问学困生,当他们回答问题有困难时,要引导、启发,要让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5、采取补差法,即对学生旧知识薄弱的地方进行补习。补差的主要方法有:在新课讲解中穿插补差,即结合对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的提问,为新课作铺垫;
7、变换角色补差,将学生分为若干互帮小组,使学困生分散其中,在小组里每个人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轮流当“先生”,对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进行测试和补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这些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照,进行个别指导,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采用不同的策略,既对于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其教育方法、工作重点应有所不同,并且要及时调整。总之,学困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困生问题的探讨,重视对学困生的培养教育,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