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809792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7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教案一、教材分简析:《中彩那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本课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根据新课标的规定中年级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及本课的特点将“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句子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
2、步学习把握主要内容。 3.学生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2.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教师:自制相关课件。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同学们,你以前抽过奖或者买帮人过彩票吗?假如你中奖了,一定会很高兴吧。假如中奖的号码是你帮人买的,你会怎样处理呢?是“拱手相送”还是自己……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中彩那天》。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
3、那天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新词。 (预设难读的:拮据 梦寐以求 馈赠) 2.把握主要内容。 (1)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己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同桌或学习小组讨论。 (4)教师小结。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 1.探究问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
4、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 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强调,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文。课堂中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默读,独立去思考,阅读时随时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回报交流。 (1)抓重点词、句,探究“难”的原因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父亲是自己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是留还是还?我们先来分析留车的理由有哪些?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
5、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指导朗读。 (2)紧扣重点词句,赏析“难”的表现。 句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赶”) 句三: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
6、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重点抓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 (四)学习表达,深化理解(视时间机动)。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咱们反过来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心里想些什么呢?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父亲终于拿起了橡皮,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设计目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了什么,还要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本环节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引导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由说到写循序渐进,进一步领悟父亲的抉择之“难”。 (五)总结存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面临“道德难题”的抉择之难。那么是什么让父亲作出还车的最后决定呢?…… 五、板书设计
8、 中彩那天 还 ——-汽车 ——有价 留——-优秀品质——无价诚实+信用=财富六、教后反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这一特点,决定在学习课文是紧扣课题,反复强调。紧紧围绕“道德难题”这一主旨,展开探究。课文是写人物的文章,在指导学生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