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05622
大小:15.37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4-11
《如何预防颈椎病、腰椎病(精华).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颈椎病康复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根、脊髓、血管或其他相关组织,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者为多。颈椎病在长期从事伏案工作者中多见。临床表现颈椎病分型1.颈型2.神经根型3.脊髓型4.椎动脉型5.交感神经型6.其它1.临床症状神经根受累症状神经根受累时头、颈、肩、臂、手的疼痛与麻木为本病的特点;疼痛向不同部位放射,有的放射至头部;有的放射至耳后或眼窝后部;有的放射至肩、背、前胸沿上臂前臂至手和手指。神经根受累症状
2、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感,颈部活动或腹部增压时症状加重;但当病人变换体位、压迫痛点、局部热敷也可使症状有所缓解;患侧上肢沉重、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现象;支配区感觉改变支配区机肌力改变支配区反射改变1.2脊髓受累--症状脊髓的前方受压则出现两下肢沉重、活动不灵、步态笨拙,逐渐出现痉挛性步态,走路不稳、软弱无力,痉挛及强直多出现在伸肌及内收肌群膝、跟腱反射亢进,髌与踝阵挛阳性Babinski征阳性或阴性压迫重者则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一般无括约肌的改变感觉的改变没有一定平面,痛觉可减退或消失脊髓的后方受压则出现两下肢沉重、踩棉花感、步
3、态漂浮,象喝醉酒;单侧脊髓受压则同侧肢体痉孪、软弱无力、自主运动消失;对侧的感觉障碍,痛觉与温度觉消失,感觉消失平面与患病平面多不一致。椎动脉受累症状主要表现为椎动脉供应区脑组织缺血的症状:颈性眩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头痛,甚至摔倒;在扭转颈部和颈后伸时症状加重。交感神经受累症状主要表现交感神经受刺激症状:瞳孔放大、视力模糊、平衡失调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短促心悸、心前区痛有时往往误诊为其它内科疾病--冠心病颈部活动及外形颈部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及僵硬现象;颈部肌肉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颈椎后伸和向病侧弯曲活动受限。压
4、痛点多位于受累的脊神经根及其背枝支配的区域,如耳后、肩顶、臂外侧、胸前部、肩胛骨内上角、棘突旁等部位;病变部位的棘突及棘突旁常有压痛。3.影像学改变3.1X线平片:在辅助诊断上有重要意义。一般多采用正、侧、斜三种投照方法。必要时可附加前屈位和后伸位的侧位X线照片;3.2MRI或CT:对诊断颈椎综合征有重要意义。可诊断发育性椎管狭窄及间盘突出,并可以定位。发病原因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年龄增加不可避免。2、颈椎先天发育异常:阻滞椎、管径小、颈肋、棘突畸形等。3、外伤因素: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4、慢性劳损:工作姿势、睡眠体位、不当
5、锻炼等。5、咽喉部炎症6、感受风寒预防防止头颈部急性外伤AvoidneckrollsHeadcirclescompressthecervicaldiscsandcanpotentiallycausenervedamage.纠正不良姿势,防止慢性劳损预防坐姿正确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眺调整桌椅高度工间活动选择合适的枕头预防切忌高枕不可无枕不宜放在头顶预防颈部保暖,慎避风寒及时治疗咽喉部炎症1.屈伸抗阻活动预防保健操预防保健操2.侧屈抗阻活动3.抱颈后伸预防保健操苍龟缩颈预防保健操注意事项明确诊断,锻炼有针对性,因人而异。急性发作期
6、,应以休息为主,或自我按摩,不宜进行锻炼。若遇某一动作造成病情加重者,应暂停该动作的锻炼。动作准确,贵在坚持。摸索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基本知识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创伤、劳损、退变等多种原因,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内容物突出,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腰椎间盘突出与腰痛◆人的一生中,70~80%有过腰痛的经历,在45岁以下人群中最常见的引起限制活动的原因是腰痛;◆腰痛的首次发作在25岁左右,35岁时明显,40~45岁达到高峰,发病
7、率呈上升趋势;◆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流行病学国内有人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为0.16%;腰椎间盘突出症约占腰腿痛门诊病人的20%左右;发病年龄以35-55岁最多见;男与女之比约为6~8:1;发病部位多为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国外统计:5800万人中,一年内因此病而手术者占0.1‰。椎间盘椎间盘作用保持脊柱的高度连接椎间盘的上下两个椎体使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压力对纵向负荷起缓冲作用保持椎间孔的大小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1.椎间盘退变2.损伤(1)外伤与过度负荷(2)累积
8、劳损(3)肌肉和韧带的紧张性增加其他因素(1)脊柱畸形和腰骶椎先天性异常(2)长期震动(3)不经意活动(4)妊娠(5)遗传因素(6)年龄、身高其他因素(7)糖尿病(8)血液粘度(9)吸烟(10)医源性损伤:腰穿和腰麻误伤椎间盘(11)心理因素三、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