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确诊的88例偏头痛患者,辩证施治,随访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痰瘀阻络型27例(30.68%)以通络定痛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30例(34.09%)以生牡蛎、黄苓、天麻等为主要组分自拟方剂治疗,气血两虚弗例(37.5%)以川穹、白芍、人参、黄罠等为主要组分施治;88例患者控制率88.68%,显效率12.50%,有效率3.41%,无效率5.68%,不同证型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收效良好,有效率几近90%,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难以控制,以复发为主要表现;治疗基础上
2、配合综合调理,规律作息,规避后天内因,才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50【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25-02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是指反复阵发性发作血管性头痛,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部分可有发作前有视觉、感觉与运动先兆。偏头痛危害极大,发病率高、漏诊率高、控制率低,致残率高[1]o中医内科是治疗偏头痛首选,据病史辩证治疗是关键,本次研究对次进行探讨。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
3、偏头痛患者88例,经CT/MRT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其它脑病,其中男33例、女55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29.5±3.1)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15±3)个月。中医辨证分型:①痰瘀阻络型27例,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刺痛,久治不愈,痰多,舌苔白腻而质紫;②肝阳上亢30例,心烦易怒、舌红少苔;③气血两虚33例,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思疲倦,昏昏头痛,舌质淡、苔白。1.2方法。辩证治疗:①痰瘀阻络型,通络定痛汤,三七3g,红花5g,组方川穹10g,赤芍10g,郁金10g,白芷10g,白芍10g,桃仁各10g,葛根20g,丹参各20g,生牡蛎30g;②肝阳上亢,应用自拟方剂,全蝎末5g
4、,生白芍各5g,桑寄生9g,益母草9g,地龙10g,黄苓10g,梔子10g,川牛膝15g,生牡蛎15g,石决明15g,天麻20g;③气血两虚,廿草6g,川穹10g,白芍10g,熟地10g,陈皮10g,白术10g,当归12g,人参15g,黄罠15go早晚合水煎服,加水300ml,1剂/d。10d/疗程,连用2疗程[2]。1.3疗效判定。疗程结朿后,随访6个月评估疗效:①控制:相关症状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②显效: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每次发作时间缩短80%以上或发作次数下降80%以上;③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次发作时间缩短50%〜80%或发作次数缩短50%〜80%;④无效:证候无明显改善[2]。
5、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88例患者控制率88.68%,无效率5.68%,不同证型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不同证型临床疗效对比[n(%)]3讨论偏头痛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从其有家族发病史,起病于儿童与青春期,好发于青年,多见女性來看,内因可能为主因,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偏头痛手段,常应用止痈药如非箔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或其它非特异性药物,采用阶梯疗法,实行个体化治疗,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用药
6、方便、确切,止痛效果好。但西药治疗毒副作用较强,耐受性差,且可能出现药物依赖,发作可能一次比一次猛烈。中医治疗偏头痛历史悠久,将其纳入“头痛”、“痛风”范畴,中医认为偏头痛先天虽可能为主要病因,但内因仍不可忽视,其病因主要包括肝阳上亢、清窍失养、清阳不升、浊邪上犯,这些病因与患者生活作息密切相关,一段时间内无规律作息如长时间熬夜都可能引发偏头痛⑶。中医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控制率多可达75%〜85%,有效率在90%以上,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相同[1-3]。中医治疗偏头痛注重辩证论治,解除病机、缓解症状,以气血两虚为例其病因可能包括清窍失养、清阳不升,以当归、人参等补气养血,以陈皮等镇痛,因气
7、血亏虚非一H可致,患者偏头痛病程较长,瘀血口积甚重,故以地龙、白芍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抗血栓形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松弛血管平滑肌。当然,在注重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调整生活作息,注重饮食调节,自觉规避风险因素,才是预防偏头痛复发的关键,本次研究中约半数以上非控制者,在6个月以内复发,复发时间在1〜5个月不等,提示综合干预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参考文献[1]白文.辩证治疗偏头痛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