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33193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6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 【摘要】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课题研究,在一年多的课题实践研究中,虽然课堂教学有了极大的改观,但是每节课预设的学习任务学生总是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不合理,有的隐含问题的答案,有的没有合作的意义,有的加大了合作的难度。显而易见,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如何避免“合作”变成“合坐”,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问题?我在实践中尝试了不同的课例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问题设计
2、 一、问题设计要从教学目标出发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不能单纯地一一呈现知识性问题,同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 (一)设置中心问题。 在合作学习问题设计中,要把一节课的中心抓住,问题为中心服务。例如我在教《面积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是: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出示两个面积比较接近的两个图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三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学具袋,里面有学案纸和面积测量器。小组合作要求:①三人合作学习,一个摆,一个数,一个记录结果。②摆一摆:用面积测量器在①号
3、和②号图中摆一摆。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你们是怎么比较的?学生在合作交流之后,能把把面积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一一罗列出来了。中心问题解决了,对于面积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二)设置疑难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设计的难点就是要突破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在难点处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集众人之所长,讨论交流,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的难点是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张口的大小有关系,张口越大,角就越大,我在教学中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是: 1.拉一拉:拿出你自己做的活动角,任
4、意拉一个角。同桌之间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2.变一变:你们能让自己做的活动角变大吗?怎样使活动角变小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发现? 3.比一比:前后两人用两块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合作,经历从直观形象到抽象逻辑的思维过程,充分理解了角的这个性质。 二、问题设计要从激发兴趣出发 数学教学中的枯燥问题例如计算教学,应该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首先从营造购买不同季节的西瓜的情境入手,拉近数
5、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有探究欲望之后让他们自学例1中的第一个问题,并出示自学提示:1、想一想:0.8×3表示什么?2、算一算: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用喜欢的方法计算0.8×3.3、试一试:列竖式计算0.8×3.4、说一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你是怎么算的?在学生充分独学之后,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因为计算问题是枯燥的,只有把枯燥的问题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这类问题情境是思考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特别投入。
6、 三、问题设计要从灵活多变出发 问题的设计模式因课例的不同而不同,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让学生经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得出公式。我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是:1、计算圆的面?e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2、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3、思考:1)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
7、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思绪飞扬。 四、问题设计要从教师主导出发 合作学习中并不是学生自由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用一根无形的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问题的主导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中低年级。例如我在教《认识周长》一课中,设计的合作学习问题是: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组补充、评价) 1.你想用什么方法量出P39中图形的周长?请写出各图
8、的周长是多少?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样来求周长的? 2.小组合作,想办法测量一片树叶的长度。(1)先小组讨论:用什么工具测量?该怎样测量?(2)你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3.在探究求周长的方法时,发现了什么?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主导下,学生有序思考,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五、问题设计要从课前预习出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