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99451
大小:15.8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4
《高效课堂中实现生生平等的举措.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中实现生生平等的举措黑池镇中学张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耕耘平等对话的土壤。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空间,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对话我们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的主要经验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耕耘平等对话的土壤。 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成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努力创设
2、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畅通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敞开——让学生敢于对话。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化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森严的壁垒。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即在交往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
3、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奴隶”。另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清除自己的依赖心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接纳——让学生乐于对话。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而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学生不断提出“为什么”时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学生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问
4、题,也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也正是他们不断思索、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在问中增长知识,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支点,架设桥梁。 事实上,学生本来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可一旦到了课堂上反而没有了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应当承认,学生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有的不具备思维、探究的价值,甚至有的存在明显的漏洞,但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己思维探究过程的展示,对学生个体而言,这或许就是他内心的全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还给
5、学生们问的自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慎重对待并认真处理,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必要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或思辨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或引起争论,使学生质疑的能力逐步形成、提高。三、分享——让学生享受对话。 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
6、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与欣赏者。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以认可与欣赏,于是,学生才能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四、引领——让学生善于对话。 在对话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得以自主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什么都熟视无睹,什么都可以听之任之。尊重学生理解体验的多元性,勇于发表独到见解
7、,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而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管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高低之分、深浅之分、正误之分,而一味地赞扬鼓励,那只能表明我们讨论的话题的无聊或思想感情交流的虚伪和互动水平的低下,表明教师的无知、失职。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提升者。但凡优秀或称职的教师都应该对语言的瑕疵有高度的敏感性,并应该运用合理的修正技巧使学生领悟并改正,来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用重复法,教师有意识地放慢速度重复一遍,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以用转述法,教师用自己的
8、话把学生的意思转述一遍,学生也能从对照中体会到正确的表述方式。这样,教师的介入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