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

ID:52098392

大小:1.52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2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_第1页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_第2页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_第3页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_第4页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期(总第166期)No.3(SerialNo.166)2013年6月CHINAMUNICIPALENGINEERINGJun.2013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3.03.022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杨红伟(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125)摘要: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对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建车站换乘段两侧基坑对称开挖、地下墙对称凿除方案;针对基坑内存在超厚承压水层不能隔断的情况,提出“悬挂式”隔水帷幕+坑内降水方案,同时也提出了通过耦合桩基础控制施工中既有结构上浮和后期新老结构

2、之间差异沉降处理措施。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并与后期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可将新建车站对换乘段结构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关键词:分期实施;换乘段;设计、施工关键技术;有限元数值分析中图分类号:U23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4655(2013)03-0064-0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轨道交通线路由单线向网络化快速发展,换乘车站及综合交通枢纽数量也日益增加。换乘车站经常设站于十字交叉路口,位于城市繁华路段,车站具有埋深大、施工组织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实施中需对将来修建车站进行结构预留,或者对已有车站进行改建等问题。分期

3、实施时,新建车站施工中如何保证既有车站结构的运营安全成为设计、施工的难点。本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二期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站为背景,研究了不同步实施的换乘车站设计和施工方[1]案,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参考。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交通大学站位于图1车站总平面图华山路、淮海西路路口,设站于华山路下方,与淮海西路下方的10号线形成“十”字换乘站。10号线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沿淮海西路呈东西走向,并于世博会前投入使用,11号线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沿华山路呈南北走向。华山路是“三纵三横”中的“西纵”,为城市主干道,站址周边建(构)物众多,管线密布,人员密集,周边环境十分复杂,环境保护要

4、求极高。该站平面图如图1所示,换乘段剖面如图2所示。收稿日期:2013-01-28图2换乘段剖面图作者简介:杨红伟(1979—),女,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市政工程设计工作。工程所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由于64第3期(总第166期)No.3(SerialNo.166)2013年6月CHINAMUNICIPALENGINEERINGJun.2013杨红伟: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2013年第3期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3.03.022受古河道切割影响,拟建场地缺失第⑥层暗绿色硬施。为减小基坑降水对10号线的影响,如采用切

5、土层,分布有第⑤4层次生硬层。由于基坑周边以断基坑内外承压水层联系的方式,地下连续墙长度第③、第④、第⑤1层等软弱黏性土层为主,有较超过65m,砂层中成槽效率低,施工难度大,且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明显触变及流变特性,在动力作用下土体强度极易经济性差。为此设计中采用了“悬挂式”隔水帷降低。幕。根据基坑侧壁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地下墙杨红伟表1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表长度,在地下墙内侧打设MJS工法桩(全方位压(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125)层厚固结快剪重度渗透系数力平衡旋喷加固技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进土层名称-3-1/mC/kPaφ/(°)γ/kN

6、·mK/cm·s行止水帷幕加深,桩径2m,间距1.3m,搭接长①填土0.8②粉质黏土0.951617.518.22.0E-6度为0.7m,桩中心离开地墙40cm,带套筒施工,摘要:依托具体工程实例,对分期实施轨交车站换乘段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建车站换乘段两③淤泥质粉质黏土2.451116.517.41.0E-5深度上端与地下墙搭接3m,采用360°旋喷施工;侧基坑对称开挖、地下墙对称凿除方案;针对基坑内存在超厚承压水层不能隔断的情况,提出“悬挂式”隔水帷④淤泥质黏土3.251310.516.68.0E-6幕+坑内降水方案,同时也提出了通过耦合桩基础控制施工中既有结构上浮

7、和后期新老结构之间差异沉降处理措⑤1-1黏土3.551611.517.38.0E-6下端进入⑦2层粉细砂6~8m,采用180°摆喷⑤1-2粉质黏土4.251718.517.91.5E-5施工。隔水帷幕对基坑内外承压水渗流具有明显的施。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并与后期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可将新建车站对换乘⑤3-1粉质黏土9.51818.518.12.0E-5段结构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⑤4粉质黏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