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08316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案例分析从说话看出人物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说话看出人物来留小儿最常问的还是天安门。“你常去天安门?”“常去。”“常能照着毛主席?”“哪得来,我从来没有见过。”“咦?!他就生在天安门上,你去了,会照不着?”她大概一位毛主席总站在天安门上,像画上画的那样。有一回她扒在我耳边说:“你冬里回北京把我引上行不?”我说:“就怕你爷爷不让。”“你跟他说说嘛,他可相信你说的了。盘缠我有。”“你哪儿来的钱?”“卖鸡蛋的钱,我爷爷不要,都给了我,让我买褂褂儿。”“多少?”“五块!”“不够。”“嘻¾¾我哄你,看,八块半!”她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有两张一块的,其余全是
2、一毛、两毛的。那些钱大半是我买了鸡蛋给破老汉的。平时实在是饿得够呛想解解馋,也就是买几个鸡蛋。我怎么跟留小儿说呢?我真想冬天回家时把她带上。可就在那年冬天,我病厉害了。 ¾¾史铁生:《我遥远的请平湾》 《我遥远的请平湾》是八十年代“知青小说”中很独特的一个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视点,用一种优美感伤而又深情灌注的笔调,叙述了一个北京知青在陕北农村有过的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传达出在时过境迁之后重新品嚼这一段人生时,重新体味到的那种虽不无苦涩但也不乏美好的诗意,以及对于那方土地上纯朴善良而又极具生命韧度的
3、人们的追忆与怀念。留小儿是叙述人“我”在请平湾时一起放牛的破老汉的小孙女。她的纯朴、天真以及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上面段对话,是留小儿每天夜晚陪着爷爷和“我”在饲养场守夜时,与“我”交谈。这里的对话,即使在没有叙述人的插入语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知道,这是两个年龄、生长背景、文化教养等都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的对话。这不仅仅是两个人话语特征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话语背后附着的那些个人化的心理印记。小女孩的话就很耐人品味。小女孩其实已经听“我”给她讲过电视、城里人吃肉、天安门等等,
4、小女孩对“我”告诉过她的那些在我看来极为平常的事情,是多么地惊异而且记忆深刻,也许她在自己心中已经多少次这样问过自己了。“咦?!他就生在天安门,你去了会照不着?”这句话是对我说“我”常到天安门却居然“照不着”毛主席表示的怀疑和否定。小女孩的语气是那样的肯定,可是就在这种肯定的语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实际上在力图用自己的有限的经验来解释她获得的关于外面世界的信息,而她自己贫困而闭塞的生活又使她的确无法想象外面还有那样一个世界。小女孩的话语实实在在透着一个生活在贫穷、落后的陕北硷畔上的小女孩了解外面世界的渴
5、望,透着他对那种无法想象的美好生活,比如可以成天价吃肉,可以在窑里看电影以及天安门等的向往。她求“我”带她到北京去看看,她甚至已经把爷爷留给她买褂褂儿的用鸡蛋换来的钱攒做盘缠¾¾一件新褂褂会给一个生长在贫穷中的小女孩带来多么大的快乐啊!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的稚气、天真和纯朴,也能从这些话语背后附着的贫穷、闭塞的生活境遇的痕迹,体味到一种别样的心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