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611912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陋室铭 爱莲说 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陋室铭》测试一.填空(6分,每空1分)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20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三、用原文句子填空(22分)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
2、)的句子:,。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或者用来突出主旨的句子)?,。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作者在文中结尾用古代贤士来类比陋室的句子,。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7.看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是,。8.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9.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10.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四.问答题(33分,每道题3分)1、本文托
3、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或感情)?3、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4、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7.反问句“何陋之有”照应上文哪句?8.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11.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五、翻译全文陋室铭测试一.填空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的文字,这种文体有的特点。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山不在高,有仙
4、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三、用原文句子填空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统领全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
5、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看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是9、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0.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6、龙则灵11.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2.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3.文中写室内、外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四.问答题1、本文托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或感情)?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2、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
7、陋。3、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4、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用诸葛庐和子云亭与陋室类比,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并有力地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5、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龙点睛之笔,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6、分析本文“托物言
8、志”的写法。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7.反问句“何陋之有”照应上文哪句?惟吾德馨8.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