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01243
大小:32.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0
《预习绝不是事先查找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预习,绝不是事先查找答案 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在上一节有关发现规律的课前,发出了“禁止学生预习”的指令。他认为,新课本的知识很多时候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把该给学生思考的部分都呈现出来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小了很多。他发现,学生经过预习就会有一个固定的掌握规律的模式,课堂上的回答常常直接按照书本的答案来,但为什么要这样想,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思考,探究过程大打折扣。因此,在他的教学设计中,应用部分内容有学生自学,而其他一些内容尝试去掉预习环节。 第一眼看到老师发出“禁止学生预习”的指令,感觉非常惊讶。从自己是学生到今天走上讲台20年,似乎一直被老师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而惊讶过后,忽
2、然感觉到,这名教师的指令,还真有他的独到之处。因为,教学过程中的许多内容,确实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这也就是所谓的心灵的碰撞或思维的碰撞。如果事先都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了解,那么,学生也就不必再去思考,而教师也不必去引导,去激发。这一点,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更为常见。 我们都明白,许多文章的理解,都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前提下,也就是说,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或者是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句的内涵,必须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而今天的辅导材料呢,往往将这些背景知识介绍的一清二楚。如果学生在预习的要求下,事先了解到这些背景知识,课堂上所呈现的,只是他的照本宣科。这种预习,其实是查找了答案
3、。这样的预习,理所当然要禁止,因为它毫无效果。 如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呢?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预习,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字词障碍,特别是高年级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还得花费大量时间解决课文中的字音、字形等,那合作探究等互动环节,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完成。因此,这一些知识点,必须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顺利解决。尤其要注意的是,预习不是事先解决所有的问题,恰恰相反,通过预习,学生去发现自己不懂的环节,而后,能够更好地听老师的讲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时,学生的预习,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一些预习任务,而这些任务,又不是一般的参考资料中能够查找到的。笔者曾经有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4、,在讲授《老人与海》时,我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那位老人是中国老渔夫,他回到自己的小屋时,可能会用哪一些富有我们传统文化色彩的俗话来安慰自己呢?”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认真阅读并认真揣摩老人的心理,而这,正是我希望他们在预习中得到的效果。 有效的预习,就应该是这样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才是学生真正学习语文的意义。相反,那种没有一个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是呈现了照本宣科的查找答案式的预习,理当禁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