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258601
大小:4.14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3-20
《螺丝培训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螺絲生产流程圖:1一、線材的基礎知識1.材料制造過程1.1盤元→酸洗磷化→粗抽→熱處理→酸洗磷化→精抽→成品出貨(退火螺丝线)1.2盤元→酸洗磷化→精抽→成品出貨(生抽螺丝线)2.材料的分類目前市场上标准件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铜三种材料。2.1.碳钢。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2.1.1、低碳钢C%≦0.25%国内通常称为A3钢。国外基本称为:美國1008,1018,1022,日本SWRCH8A/18A/22A等。2.1.2、中碳钢0.25%2、22.1.3、高碳钢C%>0.45%。(目前螺絲暫未采用)2.1.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主要成分有C碳、Si硅、Mn锰、P磷、S硫、Cr铬、Mo钼。2.2、不锈钢。2.2.1、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A1,A2,A4,常用不鏽鋼為SUS302,SUS304,SUS316.2.2.2、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不鏽鋼為SUS410,SUS420.32.2.3、不鏽鋼等級:42.2.3.1、奧氏體不鏽鋼性能等級的標記.由上圖可知,奧氏體不鏽鋼按成分分成3、A1、A2、A3、A4及A5共5組。由于奧氏體鋼不能進行淬火、回火,它的強度只能通過冷作硬化及合金元素強化成沉澱硬化等方法獲得,故其性能等級只有3個等級。其中,A1-50是所謂軟的,即經固溶處理未經受加工硬化(采用切削或熱鐓工藝生產),最小抗拉強度為500N/mm2;A2-70或A2-80是采用冷變形方法加工的,經過形變強化後,最小抗拉強度可達700N/mm2或800N/mm2。52.2.3.2馬氏體不鏽鋼性能等級的標記.2.2.3.2.1馬氏體不鏽鋼用字母“C”表示,C後的數字1、3、4表示材料的組別,如C1、C3、C4。性能等級分別標記為50、70、80和110,共4個等級。2.2.4、3.2.2馬氏體不鏽鋼主要成分為鉻,即鉻不鏽鋼,相當于我國的Cr13系列鋼種,如0Cr13、1Cr13、2Cr13、4Cr13等。2.2.3.2.3馬氏體不鏽鋼的強度可以選擇不同成分的材料淬火後用不同的回火溫度獲得。C1-110,用低溫回火;C1-70或C3-80,用450℃以上的高溫回火;C1-50,應該是淬火并采用更高的回火溫度後獲得,但這一類別中只寫了軟的,而沒有注明要不要淬火回火(調質),也就是說只要最小抗拉強度達到500N/mm2,則可以省去淬火回火。但從組織上看,不淬火回火的這種鋼屬鐵素體加珠光體組織,不屬馬氏體。62.2.3.3鐵素體不鏽鋼性能等級的標記.鐵素體不鏽鋼用字母5、“F”表示,鐵素體材料組別只有一組—F1。F1-45為軟的,即未經過加工硬化,F1-60是經過冷加工硬化的。鐵素體不鏽鋼因含碳量低而不進行淬火回火,故性能等級比較簡單。2.3、铜。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市场上主要用H65=C2700W、H68=C2680、H70=C2600W铜做标准件。3.材料中各类元素对钢的性质的影响:碳(C):提高钢件强度,尤其是其热处理性能,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并会影响到钢件的冷镦性能及焊接性能。锰(Mn):提高钢件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淬性。即在淬火时增加了淬硬渗入的强度,锰还能改进表面质量,但是太多的锰对延展性和可焊性不利。并会影响电镀6、时镀层的控制。7镍(Ni):提高钢件强度,改善低温下的韧性,提高耐大气腐蚀能力,并可保证稳定的热处理效果,减小氢脆的作用。铬(Cr):能提高可淬性,改善耐磨性,提高耐腐蚀能力,并有利于高温下保持强度。钼(Mo):能帮助控制可淬性,降低钢对回火脆性的敏感性,对提高高温下的抗拉强度有很大影响。硼(B):能提高可淬性,并且有助于使低碳钢对热处理产生预期的反应。矾(V):细化奥氏体晶粒,改善韧性。硅(Si):保证钢件的强度,适当的含量可以改善钢件塑性和韧性。84.SWRCH1020A与SWRCH22A各种元素的影响C的影响:在铝镇静钢系列的冷镦钢中,SWRCH20A和SWRCH22A的含碳量是最7、高的,均为0.18~0.23%。C在冷镦钢中形成硬而脆的渗碳体,含碳量升高,则冷镦钢的强度和硬度也升高,而塑性和韧性则降低;同时冷镦性能也降低。Mn的影响:在铝镇静钢系列的冷镦中,SWRCH22A的含锰量是最高的,其含量达到了0.70~1.00%。Mn在钢中少部分形成MnS及含锰的氧化物,其余大部分溶于铁素体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使铁索体强化;还有一部分锰能溶于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Fe,Mn)3C。锰还能使珠光体变细和数量变多,从而可
2、22.1.3、高碳钢C%>0.45%。(目前螺絲暫未采用)2.1.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40铬钼、SCM435.主要成分有C碳、Si硅、Mn锰、P磷、S硫、Cr铬、Mo钼。2.2、不锈钢。2.2.1、主要分奥氏体(18%Cr、8%Ni)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A1,A2,A4,常用不鏽鋼為SUS302,SUS304,SUS316.2.2.2、马氏体、13%Cr耐腐蚀性较差,强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不鏽鋼為SUS410,SUS420.32.2.3、不鏽鋼等級:42.2.3.1、奧氏體不鏽鋼性能等級的標記.由上圖可知,奧氏體不鏽鋼按成分分成
3、A1、A2、A3、A4及A5共5組。由于奧氏體鋼不能進行淬火、回火,它的強度只能通過冷作硬化及合金元素強化成沉澱硬化等方法獲得,故其性能等級只有3個等級。其中,A1-50是所謂軟的,即經固溶處理未經受加工硬化(采用切削或熱鐓工藝生產),最小抗拉強度為500N/mm2;A2-70或A2-80是采用冷變形方法加工的,經過形變強化後,最小抗拉強度可達700N/mm2或800N/mm2。52.2.3.2馬氏體不鏽鋼性能等級的標記.2.2.3.2.1馬氏體不鏽鋼用字母“C”表示,C後的數字1、3、4表示材料的組別,如C1、C3、C4。性能等級分別標記為50、70、80和110,共4個等級。2.2.
4、3.2.2馬氏體不鏽鋼主要成分為鉻,即鉻不鏽鋼,相當于我國的Cr13系列鋼種,如0Cr13、1Cr13、2Cr13、4Cr13等。2.2.3.2.3馬氏體不鏽鋼的強度可以選擇不同成分的材料淬火後用不同的回火溫度獲得。C1-110,用低溫回火;C1-70或C3-80,用450℃以上的高溫回火;C1-50,應該是淬火并采用更高的回火溫度後獲得,但這一類別中只寫了軟的,而沒有注明要不要淬火回火(調質),也就是說只要最小抗拉強度達到500N/mm2,則可以省去淬火回火。但從組織上看,不淬火回火的這種鋼屬鐵素體加珠光體組織,不屬馬氏體。62.2.3.3鐵素體不鏽鋼性能等級的標記.鐵素體不鏽鋼用字母
5、“F”表示,鐵素體材料組別只有一組—F1。F1-45為軟的,即未經過加工硬化,F1-60是經過冷加工硬化的。鐵素體不鏽鋼因含碳量低而不進行淬火回火,故性能等級比較簡單。2.3、铜。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市场上主要用H65=C2700W、H68=C2680、H70=C2600W铜做标准件。3.材料中各类元素对钢的性质的影响:碳(C):提高钢件强度,尤其是其热处理性能,但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和韧性下降,并会影响到钢件的冷镦性能及焊接性能。锰(Mn):提高钢件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可淬性。即在淬火时增加了淬硬渗入的强度,锰还能改进表面质量,但是太多的锰对延展性和可焊性不利。并会影响电镀
6、时镀层的控制。7镍(Ni):提高钢件强度,改善低温下的韧性,提高耐大气腐蚀能力,并可保证稳定的热处理效果,减小氢脆的作用。铬(Cr):能提高可淬性,改善耐磨性,提高耐腐蚀能力,并有利于高温下保持强度。钼(Mo):能帮助控制可淬性,降低钢对回火脆性的敏感性,对提高高温下的抗拉强度有很大影响。硼(B):能提高可淬性,并且有助于使低碳钢对热处理产生预期的反应。矾(V):细化奥氏体晶粒,改善韧性。硅(Si):保证钢件的强度,适当的含量可以改善钢件塑性和韧性。84.SWRCH1020A与SWRCH22A各种元素的影响C的影响:在铝镇静钢系列的冷镦钢中,SWRCH20A和SWRCH22A的含碳量是最
7、高的,均为0.18~0.23%。C在冷镦钢中形成硬而脆的渗碳体,含碳量升高,则冷镦钢的强度和硬度也升高,而塑性和韧性则降低;同时冷镦性能也降低。Mn的影响:在铝镇静钢系列的冷镦中,SWRCH22A的含锰量是最高的,其含量达到了0.70~1.00%。Mn在钢中少部分形成MnS及含锰的氧化物,其余大部分溶于铁素体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使铁索体强化;还有一部分锰能溶于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Fe,Mn)3C。锰还能使珠光体变细和数量变多,从而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