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

ID:51216806

大小:520.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1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_第1页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_第2页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_第3页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_第4页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9月第12卷第5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Vol12No5Sep2014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doi:10.3969/j.issn.1672-626x.2014.05.021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徐德臣(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摘要:若说证据失权在中国缺乏适于生长的土壤,偏偏它又一直跃然于法律文本之上。若说它已然有足够的理由面对aY-当性的指责.可在对其司法运作现状观察之后却发现,立法者的愿望终成虚话。在具体案件之中,法官依然没有像立法者所期待的那般

2、“机智”而“勇敢”地就证据失权作出裁断。对当下司法生态考察和分析的结果显示,法官并未完整地展示其三个“自由裁量权”是如何在立法者所设定的三条“底线”之上运作的。这大概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时的纠结心态。是故,只有放弃实质正义的迷思,承认并尊重形式正义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证据失权才能在民事诉讼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关键词:证据失权;司法生态;自由裁量权;实质正义;形式正义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6X(2014)05—0122—07一、问题的提出:证据失权是否完成了“华丽的开.

3、而首先是人们的接受度太低。证据失权从最初转身”的崭露头角到销声匿迹。最后几乎沦为摆设,这一民事诉讼中的失权是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实施过程印证了这个说法。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这其一定诉讼行为加以规制的制度,其功能在于激励当实表明:在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交锋”中,实质事人履行诉讼促进义务。cl_证据失权是整个失权制正义依然稳占上风。度在证据规则方面的具体化,它要求当事人在一定好在立法者并未气馁。2012年,随着新《民诉的期限内提供证据,一旦超过举证时限,除法定的法》的颁行,证据失权以全新的面貌卷土重来。较之原因外,当事人

4、提供的证据将不被采纳。闭从证据失以往,它看上去更加的温和与灵动。人们们惊喜地权的概念可以看出该规则在本质上契合了程序正发现,立法者为了提高其可接受度,对它进行了精义的理念。因此.如果说“世界各国的民诉法体系就巧的“装扮”。对于逾期举证的“分层制裁”装置似乎是诉讼对抗延滞之体系”,【3]则证据失权在当今的民让证据失权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然而,这种改事司法制度中的价值就显而易见了。除了提高诉讼变果真能让证据失权东山再起吗?立法者费尽心机效率,证据失权的吸引力还在于:防止诉讼突袭以的思量与安排到底是否能够被法官领会并惯

5、行之?及维持法的预测性、安定性。由是,2002年最高院如果答案是“不”,则我们要进一步追问,何以如此?《证据规定》便将证据失权带入了人们的视野。一开该如何是好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当下证据始,人们对这条洋溢着欧美风情的规则充满了期失权的的司法生态作出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待。不过,也许是由于这张面孔过于刚严,在中国这二、看上去不“美”:对证据失权司法生态的考察片固守传统的土地上,始终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一)分析样本的概括说明细细究来,这其实不足为怪。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本文是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寻找研究“原料”证据

6、失权面临的最大困难并非理论证成和实务展的。须略作说明的是,在考察中笔者才发现:这一研收稿日期:2014—08—09作者简介:徐德臣(1981-),男,山东安丘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研究。嘲徐德臣:证据失权的司法生态之省察究手段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目前裁判文书公开实官说理的比例又是多少?最后,(g)在最终适用失权质上是“半拉子工程”——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司法规则的案件中,证据失权的结果是否左右了最终的公开基本上仅限于对实体问题处理的公开.关于法判决?如果不是全部,比例如何?而对于第三个问

7、官对程序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以及法律观点几题,也许我们可以从适用失权规则的案件中上诉和乎无从查获。对此,早有论者提出:如何将程序处理再审的情况加以判断。不过,需要警惕的是,仅仅作成为司法公开的重要内容将是司法公开今后面临这种观察并不足以得出某种结论,因为接受度毕竟的课题和挑战。l5l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利用当下为是主观范畴的概念,尽管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通数不多的“原料”进行研究作业,应当不大会影响整过当事人的上诉和再审行为反映出来.但是由于上体的判断,至少也能够为进行证据失权司法生态的诉和再审都要受到民诉法相关规

8、定的制约,因此很整体判断提供一份参考。本文所采集的案例分析样多时候接受度无从彰显,而只是隐藏于当事人内心本源于2013年与2014年上半年公布的涉及证据的一个秘密。因此,要想揭晓谜底,更为可取的手段失权的所有裁判文书。为了尽可能观察到证据失权是结合社会学和统计学的调查手段进行考量。实务运作的全貌,避免描绘的片段化,笔者对案例(二)裁判文书的数据略览的选择最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