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86746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9
《2014五上复习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红桥区新村小学单元教学计划红桥区新村小学教师授课教案课题简易方程复习课第周第课时课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有机统一1.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值。教学难点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用字母
2、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⑴订阅《中国少年报》五年级订了320份,比四年级多订了X份,四年级订了()份。 ⑵比X的5倍少1.2的数是()。 ⑶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当V=32(千米)t=5(小时)S=;当S=120(千米)t=1。8小时,V=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不具体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数值确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体的值了。 二、巩固 教材第136页总复习第6题第(1)一(3)题。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三、复习简易方程 1.等式与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
3、是方程的打上“△”。 ①3+5X()②2X一1=0() ③1+2.7=3.7()④15<1十X() 第②题同时出现了“√”和“△”记号,说明了什么?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先说说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怎样解简易方程?根据什么?怎样检验?又根据什么? 3.解下列方程,先口述第一步转化的思路。 ①54-X=48②54-3X=48③13X+2X=9.9 ④6×9+3X=70。⑤6(l一X)=5.4⑥3.5X+X=1.7 小结:解简易方程,一步的问题根据四则计算的关系求解;多步的问题要进行转化处理,如把a
4、X并作一个数或把(a十X)看作一个数处理,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4.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时,首先应“设要求的数为X(题目中出现了未知数X的,可以不设)”,再把文字叙述的形式“翻译”成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即方程),题中怎样叙述等式就怎样写,顺序一般不要改动,列出方程后按简易方程的解法才解,如: (板书)一个数的5倍减去37等于18,求这个数。 解:设要求的数为X。 5X一37=18 5X=18十37 5X=55 X=11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四、练习 1.解方程〔第⑴、⑵要写出检验〕 ⑴2X一5.5×6=3
5、 ⑵3X十1.5X=13.5 ⑶(X十2)×0.5=1.l 2.列方程,并解方程。 (1)某数增加5倍后与3的差等于117,求某数。 (2)15加上一个数的2信等于38的一半,求这个数。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红桥区新村小学教师授课教案课题小数除法复习课第周第课时课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有机统一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循环小数的概念。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循环小数的概念。教学难点3、培养学生解决
6、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七第1题,做完后再说一说计算法则。 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取商的近似值应注意什么? 取商的近似值时要看清题目要求,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就除到后面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完成练习七第2题。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7、4、计算除法时,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 5、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 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8、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三、总结 注: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