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探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抗震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探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抗震对策-建筑技术摘 要:针对汶川、玉树大地震后受损校舍和救灾关键设备所反映的一些现象,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的抗震对策,进而提出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设备的防震措施,科学规划设计,旨在使其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避免灾难重蹈覆辙。关键词:地震,救灾关键建筑,结构,建筑规划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震惊了海内外,特别是地震区的许多中小学教学楼严重损坏及倒塌,据统计四川全省共有13768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恢复重建或维修加固的学校达到116
2、87所。在51个受灾严重县市的5979所中小学中,倒塌的校舍建筑约占29%,需要加固的建筑约占38%,仅有33%的校舍基本完好。灾难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灾区校舍总面积139175m2,倒塌36572m2,危房61574初探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抗震对策-建筑技术摘 要:针对汶川、玉树大地震后受损校舍和救灾关键设备所反映的一些现象,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的抗震对策,进而提出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设备的防震措施,科学规划设计,旨在使其具有较高的抗震能
3、力,避免灾难重蹈覆辙。关键词:地震,救灾关键建筑,结构,建筑规划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震惊了海内外,特别是地震区的许多中小学教学楼严重损坏及倒塌,据统计四川全省共有13768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恢复重建或维修加固的学校达到11687所。在51个受灾严重县市的5979所中小学中,倒塌的校舍建筑约占29%,需要加固的建筑约占38%,仅有33%的校舍基本完好。灾难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灾区校舍总面积139175m2,倒塌365
4、72m2,危房61574初探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抗震对策-建筑技术摘 要:针对汶川、玉树大地震后受损校舍和救灾关键设备所反映的一些现象,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的抗震对策,进而提出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设备的防震措施,科学规划设计,旨在使其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避免灾难重蹈覆辙。关键词:地震,救灾关键建筑,结构,建筑规划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震惊了海内外,特别是地震区的许多中小学教学楼严重损坏及倒塌,据统计四川全省共有13768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恢复重建或
5、维修加固的学校达到11687所。在51个受灾严重县市的5979所中小学中,倒塌的校舍建筑约占29%,需要加固的建筑约占38%,仅有33%的校舍基本完好。灾难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灾区校舍总面积139175m2,倒塌36572m2,危房61574初探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抗震对策-建筑技术摘 要:针对汶川、玉树大地震后受损校舍和救灾关键设备所反映的一些现象,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的抗震对策,进而提出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设备的防震措施,科学规划设计,
6、旨在使其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避免灾难重蹈覆辙。关键词:地震,救灾关键建筑,结构,建筑规划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震惊了海内外,特别是地震区的许多中小学教学楼严重损坏及倒塌,据统计四川全省共有13768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恢复重建或维修加固的学校达到11687所。在51个受灾严重县市的5979所中小学中,倒塌的校舍建筑约占29%,需要加固的建筑约占38%,仅有33%的校舍基本完好。灾难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灾区校舍总面积13
7、9175m2,倒塌36572m2,危房61574m2。中小学区域人口密度高,流动量大而且频繁,教学和附属生活设施相应集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由地震灾害及其地震引起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比其他类型建筑大得多。地震发生后,因医院、学校食堂、救灾指挥中心、通讯枢纽、公共避难建筑等救灾关键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的受损,给救灾任务带来较大的阻力,造成严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因此如何完善中小学建筑和救灾关键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和防震措施,是当代建筑从业人员急需探寻的重要问题。1 灾区调研及大震设计对策1.1 灾区震害的调查研究深
8、入地震灾区开展震害调查是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专业人员应通过研究典型中小学建筑的震害特征,分析地震中小学建筑破坏及倒塌原因和机理,逃生通道的可靠性,及其灾后作为避难场所的可用性,提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和对策建议。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对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人群自救能力差的地方要提高标准,进一步加强其抗震能力,特别是像学校这样的公共建筑还可以赋予其作为紧急避难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