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

ID:49982728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3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_第1页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_第2页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_第3页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陈亮(公元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世称龙川先生。浙江永康人,是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少年时期即热心国事,喜谈兵略。曾作《中兴五论》,反对当时的“和议”,上书孝宗皇帝,力主抗金。遭到当权者嫉恨,曾两次被诬入狱。晚年中进士,授签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然抱负未得施展即病逝。著有《龙川集》,近年编为《陈亮集》。1、“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陈亮明确指出:“夫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古之帝王独明于事物之故”。(《文集》卷十)认为整个宇宙无处非物,无处非事,根

2、本不存在什么精神性的本体。因此,值得研究的是具体事物及其规律,而不是玄虚无形的精神本体。陈亮认为“道”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法则,在道和人的关系问题上,针对朱熹认为作为社会规律、社会原则的理,是可以离开人的活动而永存不灭。陈亮贯彻了理在事中的思想,强调了社会的规律、社会原则,不能“舍人而为道”,必须“赖人以存”。2、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认识论上,陈亮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人们是可以认识的。在他看来,真理就如同“明星皎月”之在天,如同“赫日当空”,只要肯于“开眼”,便可以得到真理的光明。绝不是几个儒者

3、所能垄断的陈亮还十分强调“事功”,主张把理论、智慧、本领和事功结合起来。从事学问,应当以适用为主。他认为,判断人才应以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人才只有通过使用,看其成效,才能判断其能力如何。他讥讽当时那些只会讨论脱离实际问题的理学家们,是如同“槁木死灰”一样的废物。总的来看,陈亮对哲学问题研究的还不够深入,但他作为批判理学的先驱,对后世的影响是深刻的。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学者称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永嘉学派的代表者。著有《水心文集》、《别集》、《习学记言》。其中前两个近年被编

4、为《叶适集》。他和陈亮是至交好友,两人同怀爱国热忱,同抱抗金大志,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都非常一致。1、“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叶适认为构成自然界的主要物质形态就是五行和八卦所标志的各种物质。而五行八卦所标志的各种物质则是由气所构成的。一气分为阴阳,造成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这八物,又进而化生万物。在道物关系问题上,叶适认为道在物中,有物则有道。物所在处,也就有道在,具体的事物是有限的,道是无限的。不懂得道就不能概括物,不了解物就不能达到道。因此,在他看来,不能说道与物的出现

5、有先后,不能说道在天地之先,能生天生地。叶适也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互相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物都包括着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运动前后相续以至于无穷。在这里他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和永恒性。但他还强调,不仅要认识矛盾双方“杀此生彼”的对立性,还要认识矛盾双方的统一性。他指出,排斥统一的对立是“不运”、“不化”、死板僵化的对立。他沿用“中庸之道”这一命题,发挥了他的矛盾统一思想。他认为,中庸之道就是“济物之两明道之一者也。”(同上)即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叶适既认识到了矛盾的对立,又认识到了矛盾的统一,这

6、应该说是辩证的观点2、“弓矢从的”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认识论上,叶适对主客观关系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他对“格物”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认为“格物”就是使自己适应事物,而不是使事物适应自己。使主观服从客观,而不能使主观脱离客观,不能师心自用,自以为是。他曾用“有的放矢”的比喻来说明他的这种认识论观点。他说:“立论于此,若射之有的也。……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故弓矢从的,而的非从弓矢也。”(《文集·终论》卷七)但是,主观服从客观并不意味着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于认识途径,叶适提出了耳目和心官并用的“内

7、外交相成之道”。他认为,耳目感官的作用是“自外入以成其内”,即获得对于外界的感性认识,为内心思维活动提供基础;心官思维的作用则是“自内出以成其外”,即对耳目感官得来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加工,从而获得对于客观外界的理性认识。同时,叶适也和陈亮一样,非常强调“事功”。总之,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以强调“事功”为特色的“浙东学派”,在反对理学唯心主义的理论斗争中,宣扬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的进步思潮,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