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40994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4
《对若干教育现象的教育学思考(教师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若干教育现象的教育学思考(三则)(写于2003)2—:为什么“扩招”仍然减不了“负”?现象: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的“扩招”。据2003年底的统计数据,在校大学生的比重,已经远远高于上一世纪的八、九I•年代。在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高屮毕业生考进大学,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按照常规推论,由于“升学”压力带给广大中小学的巨大压力,理应大大减轻。可是,广大屮学教师与学生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相反,在不少学校反而愈演愈烈。为什么“扩招”没有减轻升学的压力?有人认为这是社会对人才“高消费”的结果,由此出现了“硕士”占了本科
2、生的位置、木科生占-了专科生的位置……,结果是全社会的“恐慌感”,纷纷追求“高学历”“名牌学校”。对此,我觉得并不那么简单。思考:只要经济条件许可,“高消费”总比“低消费”好,因为它表现为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人才“消费”方瓯也是如此。但是,“高消费”不等于“浪费”。“浪费”的木质在于没有实现应该产生的效益——即使是“低消费”,不能实现“效益”也是浪费。十年前,在研究“企业职工教冇的经济效益”时,我曾经有过一个最粗略的思路,概括起来是20个字“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干好,总体效率高”。我以为,作为金业的职丁•教育部门,如果通过你的
3、工作,让企业在人力资源方血能做到这20个字,你就是成功了。现在,如果我们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企业”,教育的功能是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呢?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不少。如果把这仅仅归Z于人的“思想觉悟”Z类,显然是不够准确的。在我看来,关键还在于我们学校的课程在多大程度上为实现上述20个字做出了贡献。对于这,我以为不应该局限于教育木身,更不应该局限于一门课稈课时和教学内容的多寡,而真的应该跳岀教育看教育,从教冇怎样满足社会的需求的角度来思考。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只是简单的“扩招”,那么,什么“课程改革”、“减轻负担
4、”、“多元化发展”,都是空话。为什么“应试唯一”至今无法解决?为什么学生的“负担”总是“减”不下来?难道仅仅是因为屮考、高考以及由此而来的以升学率作为标准的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机制的制约吗?不!我们不妨假设:作为一个基层中学,如果要想调整课程,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它的“信号”又从何而来?除了在屮、高考屮体现岀來的“升学率”,它又怎样才能真正了解社会、进而调整课程?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只有在宾正解决“社会需求”信号直接有效地传递给学校,让学校在“三级课稈体系”的政策下真正办出特色,在这个基础上引进必要的市场竞争机制,才有可能改变整个社会
5、以“升学率”为考核标准的办法,走活“课改一盘棋”。否则,不管多好的理念和方案,都不会产生真正有价值的结果的!当然,上面谈到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所依据的是“社会木位”的教冇价值观。这木没有大错。但是似乎还有问题的另一面——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而言,应该实现的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或者说,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实现。问题又来了——这一“个人发展的需求”的信号,又怎样准确及时地反馈给学校?所以,从直觉上说,我总感觉到,我们的教冇改革、课程改革,对这方面的关注太少,因而缺少好的方法。其实,不管是满
6、足社会需要还是满足个人发展需要,从根木上说,都是为了提高学校备项工作的质量。学生的“质最”自然是其屮比较重要的一块。不管你打什么旗帜,也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学生的质量永远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问题在于——什么是“学生的质量”?怎样判定“学生的质量”?但恰恰是这个问题,现在成了一个“歌徳巴赫猜想”!即使提侣“素质教冇”的人,对这个问题也往往是语焉不详。社会上的大部分人,还是以一个标准衡量学生的“质量”——学历!如前所述,事实上,“质量”的木质在于“适合需要”。社会对人才的真实的有效的需要。而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简单的“学丿力高度”,而是学
7、生对社会需要的适丿碰和满足程度。通俗的讲:一个社会能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干好,总体效益高”,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好的。教冇的功能在于,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只有能够满足这个需要的教冇才是“高质量”的教育。而我们的教育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当然,同经济体制改革前的经济界一样,要靠计划经济来实现这一目标,至少在现在条件下是不可能的。那么,市场经济的某些机制,行不行呢?Z二:为什么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班级授课制总是不成功?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平时授课时运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教学整合”,已经成为新时
8、代教育生产力的标志。细分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稈、课堂教学的桀合”,大致有两种形式:其一,以“多媒体手段运用”为特点的“幣合”。尽管人们对此存在着种种疑虑和非难,但是总体上说,这种整合在以“班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