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

ID:49700067

大小:3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3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_第1页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_第2页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_第3页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_第4页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1和2011数学课程标准对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部分数与代数分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三个部分。对比01版和11版的变化Ⅰ、结构上,11版删除了01版里的前两段描述。---------------我认为些处的删除是合理的,因为01版里的前两段更象是课程目标中的内容,而不是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如果放在些处,仅仅是重复前面的内容,显得繁琐。而且还有可能会导致教师们在阅读课标时引起误解。Ⅱ、内容上,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这两部分的内容变化比较大,而第三部分函数的内容变动较小。(一)数与式1、有理数(1)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用“能”代替“会”提高了学生对比较有理数大小的要求程度。(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用“掌握”代替“会”提高了要求。用绝对值的符号来代替纯文字的描述更加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加上“以内”二字

3、,做到了增加语言的精确性。7(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6)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这条要求太过模糊,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故删除。2、实数(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加上“算术平方根”才与前面的了解的内容呼应。此处,我认为应该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顺序调换一下。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2)了解乘方与开方(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

4、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用“百以内整数”代替“某些非负数”提高了要求的具体性,同时也是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加深了学生对实数与数轴的掌握程度的要求,不仅要了解,知道,还要学会用。(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

5、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删除了对有效数字的概念的了解,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6)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7(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增加了“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的了解,对二次根式的运算进行更具体化的要求。3、代数式(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语言的精确化。(2)能分析具体(简单)问题中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语言的精确化(

6、3)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这条要求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删除是合理的。更适合用于老师备课时的注意点,(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供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4、整式与分式(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2)理解(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7、-----用“理解”代替“了解”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加入的两条要求,对学生在整式的掌握程度上更加的具体化,同时,也是提高了对学生的掌握要求。7(3)能(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用“能”代替“会”提高了对学生的掌握要求。(4)能(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用“能”代替“会”提高了对学生的掌握要求。(5)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会)进行简单

8、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用“能”代替“会”提高了对学生的掌握要求。加入“最简分式”概念。(二)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语言的精确化。(2)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降低要求。(3)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新增加一点对等式的要求,加深了学生对掌握程度的要求。(4)能(会)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