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22744
大小:375.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1-29
《《劝学》说课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劝学》说课稿人际沟通教学部李明亮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我所教授的是护理系2008级护理和口腔专业《语文》课程。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所上的《劝学》这篇课文情况,请指正。一、教学目标一、专业能力:能准确翻译全文,学会分析转折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句式二、方法能力:学会善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三、社会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把作者论述的与关于学习的理念运用到学习实践中。二、教学内容语文课是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因为只有学好语文课,才有利于学好其他基础课。相对于护理药学口腔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
2、学好本专业课程。而《劝学》这篇课文,我以为是语文课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因为它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的作用以及学习正确态度和方法,它所阐述的道理和方法,对学生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三.项目载体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从体裁来说是议论文,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以通篇运用比喻的方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通篇运用比喻的课文不多,可抓住本文这一写作特点,看作者用了那些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和方法,通过分析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阐述的道理和方法,并能自觉的运用到学习实践中去。四、学生基础中专学生由初中而来
3、,原先的语文知识较为薄弱,正是针对这一点,学校按排两年在校期间都有语文课。《劝学》这篇课文放在语文课本的第四册第六单元,可以说是在两年在校学习快要结束时,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文言文知识已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学习的,因而,在字词的认知和句意的理解上并不存在多少困难,难点在于作者的观点隐蔽在大量的比喻之中,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找出二者联系,正确理解主旨。五、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如下步骤:1、导入新课;2、作者介绍;3、题解;4、课文翻译和讲析;5分析艺术特色;6、课后题练习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废除灌输式,采用启发式,以提问、点拨、指导、讨论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利
4、用已有的知识去感知和理解新的知识。所得的新知识不是教师灌输给自己的,而应是自己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得到温的,真正做到故而知新。下面分别简述这几个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可先提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那么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再问:这两个成语最早是在那篇文章出现的?作者又是谁呢?对这两问学生可能回答不上,这就有了好奇心,产生了解的兴趣,然后加以引导,指出就在我们就今天所学的《劝学》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战国时的荀子,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新课和了解作者的欲望。2、作者简介因课文对作者的介绍过少,可补充如下内容:他三次
5、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3、题解《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
6、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4、课文解析在译完课文,理解了词句和每段主要意思基础上讲解课文,可围绕三个问题讨论:第一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由那几个分论点?(这是重点)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这是难点)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好处?第一题:通过启示,学生能明确:“学不可以已”即中心论点,是由三个分论点论证了中心论
7、点。第二题:指导学生分析比喻包含了学习方面什么内容,启发学生分析出二者的联系。第三题:放在艺术特色讨论。5、艺术特色分析艺术特色,可提问通篇运用何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学生说出后再加以归纳阐述: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