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724973
大小:48.4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06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总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总汇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1.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小学教育的基础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
2、中介。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表现为:(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5.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2015下】(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和体力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
3、科学文化活动知识分子,使人类间接经验有了相当数量和程度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3)文字的出现,有了记载和传递间接经验的工具,使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全标准文案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015上】(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5、;(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对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大全标准文案(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1.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2.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3.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2014上】(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6、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4.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6)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
7、面。5.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6.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大全标准文案1.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含义: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
8、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号,学周安排等。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