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中医治疗

丹毒的中医治疗

ID:47658231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18

丹毒的中医治疗_第1页
丹毒的中医治疗_第2页
丹毒的中医治疗_第3页
丹毒的中医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丹毒的中医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丹毒的中医治疗【关键词】丹毒“丹毒”一症,是一种皮肤突然鲜红一片,色如脂涂丹染,迅速蔓延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发病的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红赤如涂丹之状,红肿胀迅速蔓延,边界清楚,发无定处,每多复发。《外科大成》屮说:“丹毒者,为肌表忽然变赤,如丹涂之状也。《疡医大全•流火门主论》称流火。如发于头面部者,《疡科心得集》称“抱头火丹。”丹毒好发于炎夏暑湿季节,且易复发,现将治疗丹毒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治疗丹毒病例中,对135例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84例,女51例,年龄

2、31〜40岁39例,41〜50岁52例,51〜60岁32例,60岁以上12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5天;复发者58例,复发率为43%,在135例中有18例是坏疽性丹毒,占13%。在135例病人中,曾经西约抗生素治疗的有8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者29例,用中医中约治疗的23例。1.2治疗方法1.2.1中医分型治疗丹毒的分型治疗是根据发病部位而确立辨证分型、制定治疗原则的。如发于胸部、腰背的为内丹毒,属肝火毒蕴和肝脾湿火,治以清热泄火,疏肝化湿。发于面部的为风热毒蕴,治用清火解毒,疏风散邪。发于新生儿脐

3、周、腰腹者称为胎火毒蕴,治用清热解毒为主。发于下肢者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者为湿热毒蕴,治用利湿解毒;热重于湿者为湿热下注、化火为毒,治用清热利湿。1.2.2中药外敷治疗我们用医院自制制剂“益黄膏”外敷治疗丹毒已有多年历史,使用后发现,早期有红斑时使用较好,一旦发生水疱者,再敷就没有效果,有时反而加重症状。1.2.3局部治疗对于湿重于热的患者,除了患肢红肿、热痛外,局部还可出现水疱,亦称“大疱型丹毒”,现代医学称之“坏疽性丹毒”。此症是因热毒之气暴发皮膜,皮肤间斑块呈色红光亮,是湿邪从热化之象。湿热毒邪稽留肌肤,

4、水湿外透,则于红斑上出现水疱或大疱,湿热壅盛,蕴蒸肌肤还有见血疱者,甚则热甚肉腐,皮肉为之坏死、腐烂。此时,除内服中药外,我们用“洁悠神”(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喷涂,清洁包扎,日换1次或数次。洁悠神是分子级隐性抗菌隔离网膜,系物理抗菌,能使皮肤持久抵御致病菌的侵袭,增加“长效抗菌”和有隐形“隔离病菌”的功能,彻底清除感染源。1.3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象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症状未全消。无效:全身和局部症状未能控制,出现“陷症”。根据上述标准,对所治病例,经过3〜5天的治疗,治愈者1

5、32例,达98%,还有3例病人因大疱性丹毒,是农村病人,带药回去治疗,经过治疗后好转,后痊愈。其中1例,治愈过程达1个月以上。2典型病例患者,女,54岁,2002年9月初诊,崽者主诉:右下肢红肿10天,经过治疗未愈。询问病史得知,病人1周前,因足背作痒,用手搔之,当日无事,次日发现足背红肿,继则蔓延至小腿伸侧,遂到单位医院就诊,诊断为“丹毒”,用抗生素(头鞄类)治疗之后,非但红肿不减,反而起“大疱”,局部发生脫皮、发黑,继续加大抗生素用量仍未果,故来我院求治,检查见病人患肢自膝关节以下6cm至踝关节,均有大水疱,有2块约有6

6、cmx6cm大小范围,皮肤发黑,局部脫皮,疼痛难忍。测体温38°C,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9.8x109/L,中性62%,淋巴37%,精神菱靡,痛苦面容,小便色黄如浓茶,大便丁燥难解,脉滑数,舌边尖红,舌中黄腻苔,四诊合参,为湿毒蕴结之证,属湿重于热型,即坏疽性丹毒(大疱型丹毒)。遂给予清热解毒,活血渗湿治疗,药用银花30g,蒲公英20g,黄柏10g,黄苓10g,白茅根10g,丹参10g,川革10g,土茯苓10g,丹皮10g,苍术10g,生攻仁10g,桑枝10g,先服2剂,以观药效。外用洁悠神喷涂,保持疮面清洁干燥。2天后复诊

7、,患处水疱已逐渐十瘪,黑色处已结痂。原方加当归10g,赤芍10g,去黄苓。继续外用洁悠神喷涂,以防感染。经过1周治疗,基本痊愈。3体会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感染。以炎夏帚湿季节为多见,且多发于成年人,愈后还会经常反复发作,经统计发现约冇43%的复发率,如此经常复发,可引起淋巴管阻塞而发生淋巴管水肿'有的可形成象皮腿。屮医药对治疗丹毒有很好的疗效,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治疗大法。根据“上风下湿中气火”的致病特点,依据发病部位制定治疗原则。治(上)用清热解毒,疏散风邪;治(中)用

8、清肝泄火;治(下)用通脉利湿的治疗原则而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坏疽性丹毒的发病率虽只有13%左右,但它的严重性却是非常之大,发病症状如烫伤,疼痛难忍,大疱破后,流淌粘液,其状难睹。发病原因是局部发生坏死,可能由链球菌直接损害筋膜的血管结构所致〔2〕。中医认为本病是由热毒之气爆发媵理、皮肤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