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是不是伪科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是不是伪科学中医到底是不是伪科学?在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成为一名医学生之前我就挺喜欢中医的,觉得中医不仅仅与医术有关,还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成分。中医和世界其他民族发展出的传统民族医学都是历史和文化的遗产,它们有独特的疗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学,在长期的积累经验中,都有各自的独特经验。当老师提到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时,我很惊讶,中医又不是什么欺世盗名之术,为什么说是伪科学?我觉得这种看法太过片面了。我国在1840年以前,所有的健康和医学,都是靠中医支撑。5000年,我们的民族活下来,不是越活越少,而是越活越多。我们在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战
2、争,包括日本发动了细菌战,但是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像欧洲高死亡率的黑死病,即使是西医发达的今天,也还有很多中医生和中医院存在。这说明中医体系并不是不科学的,是它支持着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有史可查以来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药酒和汤液,秦汉时期更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更论述了多种病症的诊断、辨证和
3、治疗原则,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跟据《三国志》所载,汉名医华佗已经开始使用“麻沸散”为患者实施各种外科手术。而后历经魏晋、隋唐、宋明、乃至清朝,代代有国医圣手名垂医史,疗疾救苦活人无算。毋庸置疑,中医是有用的,是能治疗疾病的。 但是能治病就是科学吗?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人们有两种观点:第一,能治病不等于是科学,中医并不是科学;第二,能治病就是科学,中医是科学的。二者都过于片面。中医有其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一套体系,中医的“系统”,是一个未经证实也很难否认的系统,如一个病人去看病,看了两个名中医可能就有两种说法,这些说法甚至可能完全不同。但让现代的两个医生来看这个病人,结果一般来说不
4、会有什么出入,治愈率多高,能否医好,在下药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可以说,现代医学治疗疾病靠的是客观的医疗手段,而中医看重的是主观的医术。中医的现象现在不能被现代科学完美的解释不等于以后不能,西医还有好多病不能治,还不如中医,在中医理论里,还有很多东西是现代医学不承认的,但是,今天不能解释、不认识并不代表以后不能,但对今天不能解释的现象,不能一棍子打死甚至说其是“伪科学”。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知识体系,只要它认识到了客观世界发生发展的规律,具有真实有效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就必须承认它的科学性,享受同等的学术地位。我们不能局限于现代科技检测手段,就对自己认识不清楚或尚未认识清楚的事实
5、统统打入“不科学”的冷宫。不同时代科学的正确性、真理性,只能相对于在此之前的历史,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同时代的科学都有其不同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类上来认为中医药不属于以数理化知识为基础的现代自然科学范畴,但我们不能全盘否认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原高级工程师申漳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提到“中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医学模式”,例如:“天人合一”的生命模型,“和谐”健康观,“失和”病因观,“调和”治疗观,“意象思维”的认识方法等,这些都是和西医截然不同的,显示出了中医的特色;但是,中医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中医对实体知识认识不足,中医推理或比类有牵强之处,中医有些学说
6、实证不足等。申漳教授还提出,中医与“系统科学”有许多相通之处。首先,二者研究对象相通,都以“生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其次,研究方法相通,二者都不是以“还原论”为主、而是以“整体论”为主。再次,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与系统论的“黑箱法”相通。还有,中医对待疾病的态度与混沌学相通。“混沌”在现代科学中指确定系统的随机性。中医将疾病及其发展演化当作人体生命系统的不确定行为,重视初始条件的不同,重视偶然因素的作用,因此与混沌学相通。毛嘉陵,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为学术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科
7、学认知模式。“东方科学”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科学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因此,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