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1149
大小: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邓婷毕业论文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苏轼的词作风格邓婷【内容提要】苏轼在理论上打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他还常将诗词并论、以诗为词,认为凡是可以入诗的题材、内容都可以入词。他使人们认识到了原来作词还可以像写诗一样,题材不仅仅极限于风月柔情,述对以抒发口我的真实性情和人主感受,其至家国大事!这在当时对谓是一种巨大的革新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地位,词坛所受的震撼可想而知!就“以诗为词”而言,在词的题材与境界的开拓上,按传统关于词风格的划分,词可分为豪放词和婉约词。苏轼
2、词作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也有“但愿人长久,千甲•共婵娟”一类的婉约之作。因此,苏轼既不能单一的归入豪放派,更不能草率地以婉约而论乙苏词应该是立体的多样的。苏轼一生政治风波不止,多次遭受排斥和贬谪。但这些遭遇反而加深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更深刻的理解,为他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苏轼的思想和词的特色等方而进行论证。先山苏轼思想品格联系到其词作,再由豪放亦婉约的词作,最终体现苏轼坚贞坦荡、乐观、’擀达、执着于人生而乂超然于物外的思想品格与其大胆革新、丰富多样词风的合一。【关键词】苏轼词作风格豪放在中国古代漫长
3、的文化长河中,北宋大文豪苏轼以其诗、词、文、书画等方而的非凡造诣在其屮占有重要位置,他的阅历、气度加上卓越的才华,是他成为北宋最伟人的文人。单就受后人喜爱程度而言,苏轼在古代文人中可以说是无人伦比的。当代文化大家余秋雨就曾坦言他最喜欢的文人就是苏东坡。而苏轼的词作更是代表这一种文学体材的最高成就。他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创立了崭新的豪放派词风。在他的笔下“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大大拓展了词境。他以诗文句法入词,下笔如行云流水,“行如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雄浑博大,豪迈激昂,大
4、大扩展了词体的表现力,他的词,风格多样,或豪放壮丽,或飘逸洒脱,或清新隽秀,或身完缠绵,都能从心所欲,挥洒口如,而“极天下Z工”。那么,苏东坡漂泊半牛创下的这些绝世词作是否受到他牛平思想的反应?我将以苏轼的牛平思想为切入点,分析其词作与其思想Z间的联系及在其影响F的词作风格特色。一、苏轼的生平思想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出生在一个地主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封建文化熏陶。父亲苏洵博览群书、知识丰富,是著名的古文家。母亲程氏亦极富文化教养。其弟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治今,不为空
5、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屮,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课悟实相,参之孔、老,呼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①苏拭而冃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不仅对儒、道、释、道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來就是相通的。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佛、道的思想是苏拭的人牛观的哲学基础。苏拭具有较浓厚的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他22岁就中了进士,26岁乂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最高),入仕后怀有“奋厉有当世志”。苏拭知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文化气氛浓厚、三教合一的思想环境中本可如他得水,但他
6、为人太过于率真,口无遮拦II勇于进言,致使他一生遭受一次乂一次的政治坎坷。据说有一次,苏拭在与仁宗皇帝陈述时政时竞当而指出:“当今天下有治平Z名而无治平Z实。”②在封建社会,这等于就是当血指责皇帝!难怪其父苏涧曾直言:“拭乎,吾惧汝Z不外饰也。〃③苏轼的一生屮,政治风波不止,多次遭排斥打击,最后贬至当时甚为偏远荒凉的惠州、僚州等地。病逝前两个月,在自己的画像上题诗云:“心似己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生平功业,黄州、蛊州,瞻州。”最后一旬,恰好点中了自己的光辉所在,可以说是对自己的后半牛作了粕辟的总结!甚至可以说,苏轼Z
7、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主要是由于他在受贬Z后尤其是贬往黄州后,对社会、人牛有了更深刻理解后取得巨大成就而奠定的。因此有人认为,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如果没有这些逆境,中国的历史上只不过乂多了一位平庸的官吏罢了。对于坎坷,苏轼并非麻木不仁:对于迫害,也不是逆來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人牛观來对那就是“以儒家积极入世Z精神,融合佛、道清旷达观Z襟怀,入世而超世,超世而入世,执著人生,乂善处人生,能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之事业,无论穷达出处,都能在精神领域保持人格独立和思想白由”。④苏轼贬往黄州Z后所作的《满庭芳》或许可以更具体
8、地阐释这种全新的人生观:“蜗角虚名,姚头微利,算来着县干忙。事皆前定,谁弱乂谁强。H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壮。白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干场。思量能儿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菌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正是有了这种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人主观,所以苏轼在逆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