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24390
大小:25.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浅谈社区教育工作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社区教育工作新思路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对社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社区教育工作创造了广阔的前景。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笔者认为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多层次需求。探索社区教育为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创新之路,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社区教育
2、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步骤为以理论为先导,边实验、边推广,不断扩大社区教育范围。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惠及全体公民的社区教育框架 (一)必须把惠及全体社区成员作为社区教育的出发点,坚持按需施教。 1、优先发展能满足就业谋生需求的民生型社区教育。通过教育使全体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署名文章中特别提到了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指出:“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当前,社
3、区教育要重点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是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进城务工民工和残疾人等人群的谋生就业需要。把社区教育与实施“暖促工程”和创建文明城市结合在一起。 2、积极发展以追求生活质量和价值为需求的文化消费型社区教育。通过开展报告会、知识讲座、文化艺术节、电视录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学习,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市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位。 3、努力探索以满足人的自主发展为需求的素质提升型社区教育。要尽力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引导人们将学习逐步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成为人们以精神生活为主的一种生活方式,以不断地学习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必须把促进人的全
4、面发展作为社区教育的根本点 1、加强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解决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建立起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努力提升社区成员的能力建设水平。以提高社区成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活动载体,推广社区成员在社区教育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事例,使学习成为培养主动变革的能力。帮助社区成员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实践,把创新落实到创业上,形成社区经济和就业的增长点。 3、突出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教育,建设和谐社区。社区教育与社区全民健身活
5、动相结合,把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当成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使社区成员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通过广泛的宣传和科普性的心理教育,使社区成员普遍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自我心理调适的技能,及时化解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建立社区内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共处的环境。 二、加强统筹协调,促进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推进社区教育的持续、协调、均衡发展,必须全面统筹社区教育的各种因素。 (一)在社区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上,统筹人与社区的发展。 1、社区教育要促进社区经济增长。针对社区内经济增长的新需求,采取“订单”培训的办法,为社区经济发展培育各类紧缺人才
6、。拓展社区教育机构服务功能,积极参与社区内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人才中介和信息服务,满足社区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2、社区教育要促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通过培训使社区成员获得知情权、参与权,提高其参与社会管理、监督社会事务的能力。农村社区教育要配合乡(镇)、村两级民主建设,让农民直接参与农村的政治生活。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帮助企业职工增强民主管理意识,促进企业政务公开,使企业管理进一步透明、合理。 3、社区教育要促进社区文化繁荣。首先是建设丰富的文化阵地。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双向互动,统筹社区学校内外的文化设施,并积极向社会开放。其次是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培育文化产业。第三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
7、境。通过创建校园艺术节、文化节等,用开放的校园文化来影响社区文化活动。 (二)积极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的教育资源。 1、建立以各类成教中心为龙头,职业中学、街道和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居民小区学习中心、村民文化技术学校、企业职工学校以及社会办学机构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培训网络。 2、整合社区内的教育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离退休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等,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素质较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